“臺上漁竿不復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臺上漁竿不復持”全詩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馀轉。
古臺落日共蕭條,寒水無波更清淺。
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是一首唐代劉長卿的詩作。該詩描繪了一個漁臺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友人李康成離去的送別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
湍急的子陵瀨流水,似乎就在眼前。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七里人已經離去,千年的水現在呈現出一片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馀轉。
新安江上的孤帆飄遠,應該追逐著楓林無數次的漣漪。
古臺落日共蕭條,寒水無波更清淺。
古老的漁臺落日時一片荒涼,冰冷的水面平靜而清淺。
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漁臺上的釣竿已不再握持,卻令猿鳥為別離而哀愁。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灘頭水聲山色至今還在,遲遲地行舟,晚上才泊船。
這首詩詞以描寫一幅江南漁臺的景象為主,通過描繪水流、漁臺、孤島等自然景象,展示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悠閑而靜美的情感。詩中的對比手法,如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等,突出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思緒之情。同時,詩人通過描繪寂靜的江南景色,表達出自己對人事變遷的淡然態度和對友誼之美的珍惜。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唐代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同時表達了對友人的離別之情。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表達,詩人深情而不失內斂地表達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嘆,使讀者產生共鳴。這首詩詞在詩意上并不復雜,但卻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嘆。
“臺上漁竿不復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líng diào tái, sòng lǐ kāng chéng fù jiāng dōng shǐ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chán yuán zǐ líng lài, fǎng fú rú zài mù.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
qī lǐ rén yǐ fēi, qiān nián shuǐ kōng lǜ.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xīn ān jiāng shàng gū fān yuǎn, yīng zhú fēng lín wàn yú zhuǎn.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馀轉。
gǔ tái luò rì gòng xiāo tiáo,
古臺落日共蕭條,
hán shuǐ wú bō gèng qīng qiǎn.
寒水無波更清淺。
tái shàng yú gān bù fù chí, què lìng yuán niǎo xiàng rén bēi.
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tān shēng shān cuì zhì jīn zài, chí ěr xíng zhōu wǎn pō shí.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臺上漁竿不復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