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粉繪能相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知粉繪能相負”全詩
那知粉繪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
上馬辭君嫁驕虜,玉顏對人啼不語。
北風雁急浮云秋,萬里獨見黃河流。
纖腰不復漢宮寵,雙蛾長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調多,蕭蕭羌笛聲相和。
誰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王昭君歌》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王昭君之歌
自恃容貌婀娜動人,無視畫師的人工智慧。
誰知精妙的畫面竟然能夠欺騙,反而讓容顏悲痛萬分。
上馬告別君王嫁給驕橫的虜敵,玉顏面對任何人都哭泣無言。
北風吹起雁的急促呼嘯,浮云籠罩在秋日之上,萬里之遙,獨自眺望黃河奔流。
纖腰再也得不到漢宮的寵愛,雙眼望向遼遠的胡天,愁苦滿懷。
琵琶弦中抑揚頓挫唱出苦苦思念,蕭蕭羌笛的聲音相和交織。
誰會憐惜這一曲傳入樂府的悲婉,能夠讓千秋萬代感受到綺麗繁華的傷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唐代著名美女王昭君,她因為美貌而被選入貴族,但在亂世中卻被迫嫁給了敵對勢力。詩人通過描繪王昭君的遭遇,以及她被迫嫁給驕橫虜敵后的心情,表達了對美女命運的無奈和悲涼,反映了戰亂時期美貌女性的悲慘命運。
詩中通過對王昭君不再得寵的描寫,表現了她過去享受的寵愛和榮華與現實的驟變。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黃河、北風和蕭蕭羌笛的描寫,與王昭君的命運相呼應,更加凸顯了她的凄涼境遇。
另外,詩人還提到了王昭君的琵琶與羌笛,揭示了她內心深處的悲傷和憂愁,將她個人的痛苦與民族的悲情相結合。最后,詩人以王昭君的歌曲能夠永世流傳于樂府,表達了對王昭君的敬仰和對美女的珍視之情。
整首詩以悲涼的意境展現了王昭君的悲命,描繪了她的榮華與失落、痛苦和憂愁,以及對她命運的無奈和對美女命運的思考,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感傷和思考。
“那知粉繪能相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zhāo jūn gē
王昭君歌
zì jīn jiāo yàn sè, bù gù dān qīng rén.
自矜嬌艷色,不顧丹青人。
nǎ zhī fěn huì néng xiāng fù,
那知粉繪能相負,
què shǐ róng huá fān wù shēn.
卻使容華翻誤身。
shàng mǎ cí jūn jià jiāo lǔ, yù yán duì rén tí bù yǔ.
上馬辭君嫁驕虜,玉顏對人啼不語。
běi fēng yàn jí fú yún qiū, wàn lǐ dú jiàn huáng hé liú.
北風雁急浮云秋,萬里獨見黃河流。
xiān yāo bù fù hàn gōng chǒng,
纖腰不復漢宮寵,
shuāng é zhǎng xiàng hú tiān chóu.
雙蛾長向胡天愁。
pí pá xián zhōng kǔ diào duō, xiāo xiāo qiāng dí shēng xiāng hè.
琵琶弦中苦調多,蕭蕭羌笛聲相和。
shuí lián yī qǔ chuán yuè fǔ, néng shǐ qiān qiū shāng qǐ luó.
誰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那知粉繪能相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