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漆盤盛井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砂漆盤盛井水”全詩
始見春色不奈喜,黃昏招飲夜還家。
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
風吹蠟燭燒未明,素絲作履惜不得。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夜與原甫江家步歸》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丹砂漆盤盛井水,
冷浸半坼山櫻花。
始見春色不奈喜,
黃昏招飲夜還家。
劉郎居南我居北,
陌上泥開天正黑。
風吹蠟燭燒未明,
素絲作履惜不得。
中文譯文:
紅色的漆盤中盛滿井水,
清涼中泡著半開的山櫻花。
初次見到春景并不感到喜悅,
黃昏時邀請共飲,夜晚歸家。
劉郎住在南方,我住在北方,
在夜色正黑的街道上相遇。
風吹滅了蠟燭,還未到天亮,
白色絲線做的鞋子舍不得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淡然和對時光的珍惜之情。
詩的開頭以丹砂漆盤盛井水為景,形容了夜晚的清涼和寧靜。水中泡著半開的山櫻花,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暗示了春天即將到來。
然而,詩人卻說自己初次見到春景并不感到喜悅,可能是因為他對春天的到來并不抱有過多期待,或者是因為內心的某種憂傷。黃昏時,他邀請別人共飲,夜晚歸家,暗示了他在夜間尋找安慰和歸屬感。
接下來的兩句詩中,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展示了詩人與他人的分離和彼此相隔,暗示了他內心的孤獨感和無奈。
最后兩句詩中,風吹滅了蠟燭,還未到天亮,素絲作履惜不得,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對光陰逝去的珍惜之情。蠟燭的熄滅象征了時間的流逝,而素絲作的鞋子則是對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夜晚的景象,通過對春天的淡然和對時間的珍惜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和深邃。
“丹砂漆盤盛井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ǔ yuán fǔ jiāng jiā bù guī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
dān shā qī pán shèng jǐng shuǐ, lěng jìn bàn chè shān yīng huā.
丹砂漆盤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櫻花。
shǐ jiàn chūn sè bù nài xǐ, huáng hūn zhāo yǐn yè huán jiā.
始見春色不奈喜,黃昏招飲夜還家。
liú láng jū nán wǒ jū běi, mò shàng ní kāi tiān zhèng hēi.
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
fēng chuī là zhú shāo wèi míng, sù sī zuò lǚ xī bù dé.
風吹蠟燭燒未明,素絲作履惜不得。
“丹砂漆盤盛井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