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精者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其精者稀”全詩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答中上人卷》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中上人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All who play the flute aspire to be like the dragon,
All who play the sheng aspire to be like the phoenix.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Yet, in the realm of these instruments,
Few can truly excel,
While many remain mediocre.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The truly skilled are rare,
While the unrefined are abundant.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producing genuine melodies,
It is a talent that endures for centuries, never fading away.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As for you, who study the sheng,
You have already reached a level of skill and mastery.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笛子和笙的比喻,抒發了對技藝高超的音樂家的贊美和對平庸之輩的批評。詩人認為吹笛和吹笙都是人們所學習的對象,但是能夠真正精通這些樂器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只是模仿,缺乏真正的才華和獨特的風格。
詩中提到的龍和鳳分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吹笛者希望能夠像龍一樣翱翔天際,吹笙者則希望能夠像鳳凰一樣飛翔。然而,詩人指出,在這些樂器的演奏中,能夠達到真正高超水平的人很少,而大多數人都是平庸之輩。
最后兩句表達了真正的才華和技藝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能夠流傳千年并使人們心馳神往。詩人稱贊詩中的讀者已經在學習笙的過程中達到了一定的造詣,具備了一定的技巧和獨特的表現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音樂家為主題,通過對樂器的比喻來探討才華與平庸之間的區別。它表達了對真正的藝術才能的贊美,并鼓勵人們在追求卓越中不斷努力。
“得其精者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zhōng shàng rén juǎn
答中上人卷
chuī dí jiē xué lóng, chuī shēng jiē xué fèng.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yòu yú shēng dí jiān, gāo xià bù xiāng zhòng.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dé qí jīng zhě xī, dé qí cū zhě zhòng.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kuàng yú zhēn chū yīn, qiān suì bù fù mèng.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ěr wéi xué shēng yú, pō yǐ zhēn miào nòng.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得其精者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