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掃魚鱗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掃魚鱗靜”全詩
梨花監中色,杜宇晝時聲。
寥落將寒食,羈離念故京。
都無惜春意,樽酒為誰傾。
分類: 春晴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春晴對月》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晴對月》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掃魚鱗靜,
天開桂魄清。
梨花監中色,
杜宇晝時聲。
寥落將寒食,
羈離念故京。
都無惜春意,
樽酒為誰傾。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春天的寧靜與明凈,以及詩人在異鄉思念家鄉的情感。詩中描繪了云彩如魚鱗般輕盈地飄過,天空清澈明亮,桂花散發著清香。詩人提到了梨花盛開的監獄中的景色,以及杜宇在白天的歌聲。他感嘆自己孤寂地度過寒食節,在異鄉思念著故都的景色。最后,詩人思考了一個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中,沒有人珍惜春天的美好,那么酒應該為誰而傾斟呢?
賞析:
《春晴對月》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云彩、桂花和杜宇的聲音,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同時,詩人通過提到梨花監和寒食節,突出了自己身處異鄉、思念家鄉的境況,以及對故都的懷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思考和感嘆,反映了他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和對人們對待春天的漠視之感。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的反思,傳達了詩人對故鄉、對春天的思念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這首詩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觸動,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離散之情和對現實的不滿。
“云掃魚鱗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íng duì yuè
春晴對月
yún sǎo yú lín jìng, tiān kāi guì pò qīng.
云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
lí huā jiān zhōng sè, dù yǔ zhòu shí shēng.
梨花監中色,杜宇晝時聲。
liáo luò jiāng hán shí, jī lí niàn gù jīng.
寥落將寒食,羈離念故京。
dōu wú xī chūn yì, zūn jiǔ wèi shuí qīng.
都無惜春意,樽酒為誰傾。
“云掃魚鱗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