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山多幽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杼山多幽絕”全詩
前者雖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茲紆勝引,曾是美無度。
欻構三癸亭,實為陸生故。
高賢能創物,疏鑿皆有趣。
不越方丈間,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修岫,曠望臨古渡。
左右苔石攢,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鳥來枳椇。
俯視何楷臺,傍瞻戴颙路。
遲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分類:
作者簡介(顏真卿)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
《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陸鴻漸所創)》顏真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杼山癸亭得暮字》是唐代顏真卿的詩作,描述了杼山的秀美景色以及詩人對這個地方的喜愛。
詩人顏真卿先贊美了杼山的幽靜和美麗,稱其為幽絕之處,每個地方都充滿了勝景。他曾經攀登過這個山,但是被山色的美麗所吸引,不舍離去,不舍夜晚到來。直到現在,他還被這美景所吸引,引發了關于作室的回憶。
他提到了陸生,這里指的是小說《醒世恒言》中的陸鴻漸,此亭實際上是陸鴻漸創作的地方。陸鴻漸是位才子,與高賢并列,他精心布置了這個亭子,刻有有趣的花紋。盡管這個亭子并不大,但卻給人以云霄遇見的感覺。亭子靠在修岫上,形成壯觀的景色,可以俯視整個山區,還能看到遠處的渡口。
亭子的周圍有苔石和桂枝,增添了野趣和古韻。山僧在亭子里自在地與猿狖嬉戲,巢鳥在枳椇樹上筑巢。從亭子上方俯視,可以看到楷臺和颙路,這里是關于文學和學術的地方。
但詩人表示雖然很想離開,但回頭遲疑未能下山,夕陽照亮了村莊的樹木。
整首詩通過贊美杼山的美景和描述亭子的布局,展示了詩人對杼山的熱愛和對美景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文人境地的向往,以及對陸鴻漸才華的贊賞。
“杼山多幽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ù shān guǐ tíng dé mù zì tíng, lù hóng jiàn suǒ chuàng
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陸鴻漸所創)
zhù shān duō yōu jué, shèng shì yíng kuǐ bù.
杼山多幽絕,勝事盈跬步。
qián zhě suī dēng pān, yān liú hèn chén mù.
前者雖登攀,淹留恨晨暮。
jí zī yū shèng yǐn, céng shì měi wú dù.
及茲紆勝引,曾是美無度。
chuā gòu sān guǐ tíng, shí wèi lù shēng gù.
欻構三癸亭,實為陸生故。
gāo xián néng chuàng wù, shū záo jiē yǒu qù.
高賢能創物,疏鑿皆有趣。
bù yuè fāng zhàng jiān, jū rán yún xiāo yù.
不越方丈間,居然云霄遇。
wēi é yǐ xiū xiù, kuàng wàng lín gǔ dù.
巍峨倚修岫,曠望臨古渡。
zuǒ yòu tái shí zǎn, dī áng guì zhī dù.
左右苔石攢,低昂桂枝蠹。
shān sēng xiá yuán yòu, cháo niǎo lái zhǐ jǔ.
山僧狎猿狖,巢鳥來枳椇。
fǔ shì hé kǎi tái, bàng zhān dài yóng lù.
俯視何楷臺,傍瞻戴颙路。
chí huí wèi néng xià, xī zhào míng cūn shù.
遲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杼山多幽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