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嘴有梅三四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嘴有梅三四花”全詩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夢尋梅》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尋梅》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徑深藏隱者家,
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蹄殘雪六七里,
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
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
不夢金貂侍玉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清幽生活。詩人通過描繪一條深藏在野徑中的小徑,一片由溪流和岸沙分隔的山嘴地帶,以及在白雪覆蓋的六七里距離上留有幾朵梅花的景象,展示了隱士居住的環境。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農家的生活場景,黃葉擁擠籬笆,掩埋著草藥植物,而在燈光下,人們用火爐烹煮著芋頭,談論著種桑和麻的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不夢想著華麗的服飾和富貴的生活。
賞析:
《夢尋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寧靜而質樸的田園景象。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和日常農家生活的圖景,將隱士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
詩中的野徑和岸沙帶溪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幽靜和隱秘的氛圍,暗示著隱士生活的隱匿和與塵世的隔離。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這兩句描繪了隱士居住的地方,通過幾個具體的景物細節,展示了隱士生活的清雅和與自然的親近。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農家生活的場景,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通過生動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樸實的農家生活和人們對于勞作和自然的依賴。
最后兩句"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表達了隱士對于富貴和名利的淡泊態度。詩人將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生活相對照,表達了對清貧生活的滿足和對紛繁世俗的拒絕。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質樸的意境和淡泊的情感,展示了隱士生活的美好和對紛擾世事的超越,給人以深思和舒適的感受。
“山嘴有梅三四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xún méi
夢尋梅
yě jìng shēn cáng yǐn zhě jiā, àn shā fēn lù dài xī xié.
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mǎ tí cán xuě liù qī lǐ, shān zuǐ yǒu méi sān sì huā.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huáng yè yōng lí mái yào cǎo, qīng dēng wēi yù huà sāng má.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yī shēng yān yǔ péng máo dǐ, bù mèng jīn diāo shì yù huá.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山嘴有梅三四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