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遺恨寄滄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遺恨寄滄洲”出自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yí hèn jì cāng zhōu,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遺恨寄滄洲”全詩

    《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
    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注釋】:
    原序: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

    “遺恨寄滄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ān shí zài dōng hǎi, cóng shì bìn jīng qiū.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zhōng nián qīn yǒu nán bié, sī zhú huǎn lí chóu.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yī dàn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zhǔn nǐ dōng hái hǎi dào, fú bìng rù xī zhōu.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yǎ zhì kùn xuān miǎn, yí hèn jì cāng zhōu.
    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suì yún mù, xū zǎo jì, yào hè qiú.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
    gù xiāng guī qù qiān lǐ, jiā chù zhé chí liú.
    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wǒ zuì gē shí jūn hé, zuì dào xū jūn fú wǒ, wéi jiǔ kě wàng yōu.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yī rèn liú xuán dé, xiāng duì wò gāo lóu.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遺恨寄滄洲”平仄韻腳

    拼音:yí hèn jì cāng zhōu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遺恨寄滄洲”的相關詩句

    “遺恨寄滄洲”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上闋詠史,寫東晉謝安的經歷,意在“以不早退為戒”,下闋述懷,設想早日“退而相從之樂”。這首詞表現了作者隱退的決心,不希望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束縛,也表現了兄弟二人手足情深。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八月,“相從彭門百余日”的蘇轍打算離開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簽判任,臨行前作《水調歌頭》詞告別。蘇軾“以其語過悲”,便寫下了這首和作,對其弟加以寬慰。 [2]
    * “遺恨寄滄洲”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遺恨寄滄洲”出自蘇軾的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