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汪洋都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片汪洋都不見”出自現代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ī piàn wāng yáng dōu bú jià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一片汪洋都不見”全詩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分類: 浪淘沙
【注釋】:
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魏武、碣(jie2)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烏桓,路過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漢朝時還在陸上,到六朝時已經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臨碣石山,寫了《步出夏門行》四首,第二首有“東臨碣石,以觀蒼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魏武、碣(jie2)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烏桓,路過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漢朝時還在陸上,到六朝時已經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臨碣石山,寫了《步出夏門行》四首,第二首有“東臨碣石,以觀蒼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一片汪洋都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běi dài hé
浪淘沙·北戴河
dà yǔ luò yōu yàn,
大雨落幽燕,
bái làng tāo tiān,
白浪滔天,
qín huáng dǎo wài dǎ yú chuán.
秦皇島外打魚船。
yī piàn wāng yáng dōu bú jiàn,
一片汪洋都不見,
zhī xiàng shuí biān?
知向誰邊?
wǎng shì yuè qiān nián,
往事越千年,
wèi wǔ huī biān,
魏武揮鞭,
dōng lín jié shí yǒu yí piān.
東臨碣石有遺篇。
xiāo sè qiū fēng jīn yòu shì,
蕭瑟秋風今又是,
huàn le rén jiān.
換了人間。
“一片汪洋都不見”平仄韻腳
拼音:yī piàn wāng yáng dōu bú jiàn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一片汪洋都不見”的相關詩句
“一片汪洋都不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新中國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實力增強,農村的合作化運動已有較大的進展,對工商業的改造也開始著手,建設一個工業化的強國的偉大目標也開始提出。 ? 以上就是這首詞的寫作背景。1954年夏毛澤東到北戴河住過一些日子,在此填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北戴河壯闊的場景和漁民出海的情形,懷古思今,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島北戴河開會時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 。這首詞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一代偉人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島北戴河開會時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 。這首詞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一代偉人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 “一片汪洋都不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一片汪洋都不見”出自毛澤東的 《浪淘沙·北戴河》,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