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自飄零水自流”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自飄零水自流”全詩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分類: 一剪梅

    作者簡介(李清照)

    李清照頭像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釋】

    ①玉簟:光華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評解】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后的相思之情。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
    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
    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全詞輕柔自然,歇拍三句尤為行家稱賞。

    【集評】

    伊士珍《瑯嬛記》: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
    《一剪梅》詞以送之。
    王灼《碧雞漫志》:易安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
    ----------------------------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 ,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 ,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 ,錦書未來 ,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深化 ,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里 ,“眉頭”與“心頭”相對應 ,“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花自飄零水自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xùn qiū,
    紅藕香殘玉蕈秋,
    qīng jiě luó shang, dú shàng lán zhōu.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
    云中誰寄錦書來?
    yàn zì huí shí, yuè mǎn xī lóu.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花自飄零水自流。
    yī zhǒng xiāng sī, liǎng chù xián chóu.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此情無計可消除。
    cái xià méi tóu, què shàng xīn tóu.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平仄韻腳

    拼音: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相關詩句

    “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于婚后不久。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瑯嬛記》引《外傳》云:“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而現代詞學家王仲聞編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見:“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笈遠游事。此則所云,顯非事實。而李清照之父稱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見蕪陋。《瑯嬛記》乃偽書,不足據。”
    根據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后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 “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花自飄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的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