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疏雨濕秋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昏疏雨濕秋千”全詩
玉爐沈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海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浣溪沙》李清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淡淡的春光寒食天,
玉爐沉水,輕煙裊裊。
夢回時,山枕上隱約有花鈿。
海燕還未歸來,人們已經拔草。
江海已過,柳枝搖曳如綿。
黃昏時分,稀疏的雨水打濕了秋千。
詩意:
這首詩以浣溪沙為題,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寒食節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清明節前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踏青祭掃,緬懷故人。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表達了詩人對春光的感受,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景象,展現了李清照獨特的藝術風格。詩中的春光寒食天,給人一種淡淡的凄涼感,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玉爐沉水、輕煙裊裊的描寫,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感覺,與春日的氛圍相得益彰。
詩中的夢回山枕隱花鈿,通過婉約的表達方式,將人們對往事的回憶和憧憬表達出來,給人以詩意和幽思。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海已過柳生綿這兩句,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人事無常、時光流逝的主題,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哀愁之感。
最后一句黃昏疏雨濕秋千,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展現了李清照獨特的詩意和情感。
“黃昏疏雨濕秋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dàn dàng chūn guāng hán shí tiān.
淡蕩春光寒食天。
yù lú shěn shuǐ niǎo cán yān.
玉爐沈水裊殘煙。
mèng huí shān zhěn yǐn huā diàn.
夢回山枕隱花鈿。
hǎi yàn wèi lái rén dòu cǎo, jiāng hǎi yǐ guò liǔ shēng mián.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海已過柳生綿。
huáng hūn shū yǔ shī qiū qiān.
黃昏疏雨濕秋千。
“黃昏疏雨濕秋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