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聽徹采菱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聽徹采菱謳”全詩
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
歸來無語晚妝樓。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納蘭性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清代文學家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里湖光載酒游,
青簾低映白蘋洲。
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
畫船何處一竿收。
歸來無語晚妝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湖光山色的景象,同時也流露出詩人的離愁別緒。詩中通過描寫湖光、白蘋洲、西風、采菱、沙岸、畫船和晚妝樓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1. 詩的開頭寫道“十里湖光載酒游”,描繪了湖光的美麗景色,詩人可能是在船上載著酒,欣賞湖光山色,表現出一種閑適的心境。
2. “青簾低映白蘋洲”,以細膩的描寫方式展示了景色的美麗。青簾低垂,映照出白蘋洲的倒影,給人以恬靜的感受。
3. “西風聽徹采菱謳”,描繪了西風吹拂下采菱的聲音,這里可能是詩人在湖邊聽到了采菱人的歌唱聲,增添了詩詞的趣味和生動感。
4. “沙岸有時雙袖擁”,表現了詩人的孤寂之情。有時詩人會孤獨地擁抱著自己的袖子,這種描寫既展現了詩人心境的寂寞,又增加了一種詩意的情感。
5. “畫船何處一竿收”,此句表現了畫船的恍若隱現,給人一種朦朧之感。畫船似乎在遠處,詩人不知道畫船將停泊在何處,增添了一種神秘感。
6. “歸來無語晚妝樓”,以寥寥數詞點明了詩人無言的心情和晚妝樓的存在。歸來后的詩人無話可說,晚妝樓成了他心中的寄托和思念之地。
整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納蘭性德內心世界的情感和離愁別緒。通過對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的交融,詩詞呈現出一種深沉而含蓄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西風聽徹采菱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hí lǐ hú guāng zài jiǔ yóu, qīng lián dī yìng bái píng zhōu.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
xī fēng tīng chè cǎi líng ōu.
西風聽徹采菱謳。
shā àn yǒu shí shuāng xiù yōng, huà chuán hé chǔ yī gān shōu.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
guī lái wú yǔ wǎn zhuāng lóu.
歸來無語晚妝樓。
“西風聽徹采菱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