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雖不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鳳鳥雖不至”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飲酒 二十》,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fèng niǎo suī bù zhì,詩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鳳鳥雖不至”全詩
《飲酒 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其二十(1)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2)。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3)。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4)。
誅泅輟微響,漂流逮狂秦(5)。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6)。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7)。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8)。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9)。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10)。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11)。
[注釋]
(1)這首詩以歷史的思考為基礎,慨嘆眼前世風日下,而思慕遠古伏羲,神農時的真樸之風,表
現了詩人對現實強烈不滿的情緒。
(2)羲農:指伏羲氏、神衣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去:離開。真:指真淳的社會風尚。
(3)汲汲(jí級):心情急切的樣子。魯中叟:魯國的老人,指孔子,彌縫:彌補,補救行事的
閉失。《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
(4)鳳鳥雖不至:鳳鳥即鳳凰。古人認為鳳凰是祥瑞之鳥,如果鳳凰.出現,就預示將出現太平
盛世。《論語?于罕》:“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禮樂暫得新:據《史記?孔子世家》
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后經孔于的補救整理,“禮樂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復興。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輟(chuò綽):中止,停止。
微響:猶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沒而微言絕”。漂流:形容時光的流逝。
逮(dài 代):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6)這兩句指秦始皇焚書事。(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李斯奏書:“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諸守、尉雜燒之。”
(7)區區:少,為數不多。諸老翁:指西漢初年傳授經學的飽學長者,如伏生、申培、轅固生、
韓嬰等人。為事:指傳授經學之事。
(8)絕世:指漢代滅亡。六籍:指六經。親:親近。
(9)馳車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見所問津:指沒有像孔子那樣為探求治世
之道而奔走的人。問津:見《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10)快飲:痛飲,暢飲。頭上巾:這里特指陶淵明自己所戴的漉(lù,過濾)酒巾。《宋書?隱
逸傳》載,淵明“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11)多謬誤:謂以上所說,多有錯誤不當之處。這實際上是反語,為憤激之言。
【譯文】
伏羲神農已遙遠,
世間少有人樸真。
魯國孔子心急切,
補救闕失使其淳。
雖未遇得太平世,
恢復禮樂面貌新。
禮樂之鄉微言絕,
日月遷延至于秦。
詩書典籍有何罪?
頓時被焚成灰塵。
漢初幾位老儒生,
傳授經學很殷勤。
漢代滅亡至于今,
無人再與六經親。
世人奔走為名利,
治世之道無問津。
如若不將酒痛飲,
空負頭上漉酒巾。
但恨此言多謬誤,
望君愿諒醉鄉人。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2)。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3)。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4)。
誅泅輟微響,漂流逮狂秦(5)。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6)。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7)。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8)。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9)。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10)。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11)。
[注釋]
(1)這首詩以歷史的思考為基礎,慨嘆眼前世風日下,而思慕遠古伏羲,神農時的真樸之風,表
現了詩人對現實強烈不滿的情緒。
(2)羲農:指伏羲氏、神衣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去:離開。真:指真淳的社會風尚。
(3)汲汲(jí級):心情急切的樣子。魯中叟:魯國的老人,指孔子,彌縫:彌補,補救行事的
閉失。《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
(4)鳳鳥雖不至:鳳鳥即鳳凰。古人認為鳳凰是祥瑞之鳥,如果鳳凰.出現,就預示將出現太平
盛世。《論語?于罕》:“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禮樂暫得新:據《史記?孔子世家》
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后經孔于的補救整理,“禮樂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復興。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輟(chuò綽):中止,停止。
微響:猶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沒而微言絕”。漂流:形容時光的流逝。
逮(dài 代):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6)這兩句指秦始皇焚書事。(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李斯奏書:“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諸守、尉雜燒之。”
(7)區區:少,為數不多。諸老翁:指西漢初年傳授經學的飽學長者,如伏生、申培、轅固生、
韓嬰等人。為事:指傳授經學之事。
(8)絕世:指漢代滅亡。六籍:指六經。親:親近。
(9)馳車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見所問津:指沒有像孔子那樣為探求治世
之道而奔走的人。問津:見《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10)快飲:痛飲,暢飲。頭上巾:這里特指陶淵明自己所戴的漉(lù,過濾)酒巾。《宋書?隱
逸傳》載,淵明“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11)多謬誤:謂以上所說,多有錯誤不當之處。這實際上是反語,為憤激之言。
【譯文】
伏羲神農已遙遠,
世間少有人樸真。
魯國孔子心急切,
補救闕失使其淳。
雖未遇得太平世,
恢復禮樂面貌新。
禮樂之鄉微言絕,
日月遷延至于秦。
詩書典籍有何罪?
頓時被焚成灰塵。
漢初幾位老儒生,
傳授經學很殷勤。
漢代滅亡至于今,
無人再與六經親。
世人奔走為名利,
治世之道無問津。
如若不將酒痛飲,
空負頭上漉酒巾。
但恨此言多謬誤,
望君愿諒醉鄉人。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
“鳳鳥雖不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ǔ èr shí
飲酒 二十
xī nóng qù wǒ jiǔ, jǔ shì shǎo fù zhēn.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jí jí lǔ zhōng sǒu, mí féng shǐ qí chún.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fèng niǎo suī bù zhì, lǐ yuè zàn dé xīn,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zhū sì chuò wēi xiǎng, piāo liú dǎi kuáng qín.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shī shū fù hé zuì? yī zhāo chéng huī chén.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qū qū zhū lǎo wēng, wèi shì chéng yīn qín.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rú hé jué shì xià, liù jí wú yī qīn.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zhōng rì chí chē zǒu, bú jiàn suǒ wèn jīn.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ruò fù bù kuài yǐn, kōng fù tóu shàng jīn.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dàn hèn duō miù wù, jūn dāng shù zuì rén.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鳳鳥雖不至”平仄韻腳
拼音:fèng niǎo suī bù zhì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鳳鳥雖不至”的相關詩句
“鳳鳥雖不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鳳鳥雖不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鳳鳥雖不至”出自陶淵明的 《飲酒 二十》,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