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漿盈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壺漿盈路”全詩
馬搖金轡破香塵。
壺漿
盈路,歡動一城春。
揚州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徑仍存。
鳳簫依舊月中聞。
荊王
魂夢,應認嶺頭云。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臨江仙》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是宋代文學家柳永創作的一首詞。以下是這首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鳴珂碎撼都門曉,
旌幢擁下天人。
馬搖金轡破香塵。
壺漿盈路,歡動一城春。
揚州曾是追游地,
酒臺花徑仍存。
鳳簫依舊月中聞。
荊王魂夢,應認嶺頭云。
詩意:
這首詞以鳴珂、都門、旌幢等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之情。它通過具象的描寫,展示了揚州城春日的繁華景象和曾經的風光,同時也融入了對荊王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詞以明快的節奏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日揚州的繁華景象。詞中的鳴珂、都門、旌幢等形象,以及馬搖金轡、壺漿盈路等描述,都展示了城市的熱鬧和活力。作者借助這些景物,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歡騰熱烈的春日場景,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悅和生機。
詞的后半部分轉折出現了對揚州的懷念。酒臺花徑的描繪表現了揚州的美景仍然存在,鳳簫依舊、月中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而"荊王魂夢,應認嶺頭云"這兩句則暗示了詩人對荊王的懷念,以及對已逝時光的感嘆。
整首詞以其明快流暢的節奏、生動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既繁華又懷舊的場景,引發人們對逝去時光的思考和回憶。它充滿了濃郁的感情,展示了柳永才情的獨特魅力。
“壺漿盈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míng kē suì hàn dōu mén xiǎo, jīng chuáng yōng xià tiān rén.
鳴珂碎撼都門曉,旌幢擁下天人。
mǎ yáo jīn pèi pò xiāng chén.
馬搖金轡破香塵。
hú jiāng
壺漿
yíng lù, huān dòng yī chéng chūn.
盈路,歡動一城春。
yáng zhōu céng shì zhuī yóu dì, jiǔ tái huā jìng réng cún.
揚州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徑仍存。
fèng xiāo yī jiù yuè zhōng wén.
鳳簫依舊月中聞。
jīng wáng
荊王
hún mèng, yīng rèn lǐng tóu yún.
魂夢,應認嶺頭云。
“壺漿盈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