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穆將愉兮上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穆將愉兮上皇”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 東皇太一》,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mù jiāng yú xī shàng huáng,詩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穆將愉兮上皇”全詩

    《九歌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1]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2],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3],莫桂酒兮椒漿;
    揚枹[4]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分類:

    作者簡介(屈原)

    屈原頭像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注釋】:
    [1]:音“求”。
    [2]:音“陣”。
    [3]:音“界”。
    [4]:音“福”。

    【簡析】:

    《星經》記載:“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莊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稱,言大道曠蕩,無不制圍,囊括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也。”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云東皇。”
    《漢書·郊祀志》曰:“天神貴者太一。”“皇”是最尊貴的神的通稱,“太一”在楚人中是東方最尊貴的天帝之神。
    -------------------------------------------
    ①吉日:吉祥的日子。辰良:即良辰。②穆:恭敬肅穆。愉:同“娛”,此處指娛神,使神靈愉快、歡樂。上皇:即東皇太一。③珥指劍柄上端像兩耳突出的飾品。④璆(qiu2求):形容玉石相懸擊的樣子。鏘:象聲詞,此處指佩玉相碰撞而發出的聲響。

    ⑤瑤席:珍貴華美的席墊。瑤,美玉。玉瑱(zhen4鎮):同“鎮”,用玉做的壓席器物。⑥盍(he2合):同“合”,聚集在一起。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瓊,赤色玉。⑦蕙:香草名,蘭科植物。肴蒸:大塊的肉。藉:墊底用的東西。⑧椒漿: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

    ⑨枹(fu2伏):鼓槌。拊(fu4附):敲擊。⑩安歌:歌聲徐緩安詳。⑾陳:此處指樂器聲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氣勢浩蕩。


    ⑿靈:楚人稱神、巫為靈,這里指以歌舞娛神的群巫。偃蹇:指舞姿優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⒀芳菲菲:香氣濃郁的樣子。⒁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繁會:眾音匯成一片,指齊奏。⒂君:此處指東皇太一。

    吉祥日子好時辰,
    恭敬肅穆娛上皇。
    手撫長劍玉為環,
    佩玉鏗鏘聲清亮。

    華貴坐席玉鎮邊,
    滿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蘭為墊,
    祭奠美酒飄桂香。

    高舉鼓槌把鼓敲,
    節拍疏緩歌聲響,
    竽瑟齊奏樂音強。

    群巫嬌舞服飾美,
    香氣四溢香滿堂。
    眾音齊會響四方,
    上皇歡欣樂安康。

    【賞析】
      作為《九歌》的開首篇,《東皇太一》在全詩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與意義。雖然自東漢王逸以來,歷代注家對東皇太一是天神的說法,并無歧異之見,然而它究竟是什么神,卻諸說不一。《文選》唐五臣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云東皇。”認為東皇太一是東帝;洪興祖《楚辭補注》與朱熹《楚辭集注》皆承襲其說,何焯《義門讀書記》與馬其昶《屈賦微》則認為是戰神;聞一多又以為是伏羲;還有以為太乙、齊國上帝的,不一而足。

      其實,“太一”在屈原時代并不是神,它在“東皇太一”中不可能充當神的稱謂;而“東皇”,由于先秦時代的東——春對應等關系,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稱。在沒有更確鑿材料發現之前,“東皇太一”應是春神的說法可以成立。至于“太一”,在這里的含義是始而又始,象征起始與開端。

      詩一開首,先交待祭祀的時日——因是祭春神,故時日當在春天。選擇春日的吉良時辰,人們準備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春神——東皇太一,讓其愉悅地降臨人世,給人間帶來萬物復蘇、生命繁衍、生機勃發的新氣象。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撫摸長劍上的玉珥,整飭好服飾,恭候春神降臨。開頭四句,簡潔而又明了地寫出了祭祀的時間與祭祀者們對春神的恭敬與虔誠。

      繼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備的祭品:瑤席,玉瑱,歡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這一切,配合著繁音急鼓、曼舞浩唱,告訴人們,春神將要降臨了。整個祭祀氣氛開始進入高潮。

      末尾四句,是全詩的尾聲,也是祭祀的高潮——春神于此時降臨了。“偃蹇兮姣服”——是春神美妙動人的舞姿與外表,“芳菲菲兮滿堂”——是春神帶來的春的氣息與氛圍。歡迎祈盼的人們于是鐘鼓齊奏、笙簫齊鳴,使歡樂氣氛達到最高潮。末句“君欣欣兮樂康”,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態的直接描繪,也是祭祀的人們對春神降臨所表露的欣喜心態。

      全詩篇幅雖短,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氣氛熱烈,給人一種既莊重又歡快的感覺,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春神的敬重、歡迎與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

      屈原以不同于《九歌》它篇的寫法,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生動展現了祭神的整個過程和場面,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徐志嘯)

    “穆將愉兮上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gē dōng huáng tài yī
    九歌 東皇太一

    jí rì xī chén liáng, mù jiāng yú xī shàng huáng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fǔ cháng jiàn xī yù ěr, qiú 1 qiāng míng xī lín láng
    撫長劍兮玉珥,璆[1]鏘鳴兮琳瑯;
    yáo xí xī yù zhèn 2, hé jiāng bǎ xī qióng fāng
    瑤席兮玉瑱[2],盍將把兮瓊芳;
    huì yáo zhēng xī lán jí 3, mò guì jiǔ xī jiāo jiāng
    蕙肴蒸兮蘭藉[3],莫桂酒兮椒漿;
    yáng bāo 4 xī fǔ gǔ, shū huǎn jié xī ān gē
    揚枹[4]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chén yú sè xī hào chàng
    陳竽瑟兮浩倡;
    líng yǎn jiǎn xī jiāo fú, fāng fēi fēi xī mǎn táng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wǔ yīn xī fán huì, jūn xīn xīn xī lè kāng.
    五音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穆將愉兮上皇”平仄韻腳

    拼音:mù jiāng yú xī shàng huáng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穆將愉兮上皇”的相關詩句

    “穆將愉兮上皇”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穆將愉兮上皇”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穆將愉兮上皇”出自屈原的 《九歌 東皇太一》,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