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知屈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尺蠖知屈伸”全詩
體道識窮達。
分類:
作者簡介(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長歌行》曹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歌行》是一首古代詩詞,作者是曹植,他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歌行》的中文譯文:
尺蠖知屈伸。
體道識窮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一種哲學思考和人生觀。詩中的兩句話:“尺蠖知屈伸,體道識窮達”,通過對自然界中的一只蠶蟲和作者對道理的領悟進行對比,傳達了深刻的含義。
第一句“尺蠖知屈伸”意味著即使是一只微小的蠶蟲也能感知到自己身體的伸展和蜷縮,它能夠感受到屈伸的自由和局限。這句話暗示了人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和能力的邊界,虛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自由和選擇權。
第二句“體道識窮達”表達了作者對于道理的領悟。通過觀察自然和深思熟慮,作者認識到人類對于宇宙和生命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雖然可以通過思考和探索來追求智慧和真理,但是對于宇宙的奧秘和生命的終極意義,我們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這樣的領悟引導我們要保持謙遜和開放的態度,不斷追求真理和智慧,但也要意識到我們無法完全洞悉宇宙的奧秘。
整首詩以簡短的詞語傳遞了深刻的思考,通過對微小生命和宇宙智慧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思索和對人類認知有限性的認識。這首詩詞啟示人們要保持謙虛和開放的態度,不斷學習和探索,同時也要珍惜和感恩我們所擁有的。
“尺蠖知屈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gē xíng
長歌行
chǐ huò zhī qū shēn.
尺蠖知屈伸。
tǐ dào shí qióng dá.
體道識窮達。
“尺蠖知屈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