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紅銷骨乍攢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蔫紅銷骨乍攢堆”全詩
瘞葬偕愁無賴錦,傾斟飲辱有情杯。
跳丸走路微松逝,馭馬搖鞭不輟催。
長劍倚天磨十載,東君為我且重開。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無題》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是一首明代唐寅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蔫紅銷骨乍攢堆,
灌頂醍醐志未頹。
瘞葬偕愁無賴錦,
傾斟飲辱有情杯。
跳丸走路微松逝,
馭馬搖鞭不輟催。
長劍倚天磨十載,
東君為我且重開。
中文譯文:
枯萎的花朵堆積成一堆,
心靈的寶藏志向未衰。
將痛苦埋葬在無賴的錦緞中,
傾斟歡樂與恥辱的酒杯。
行走的腳步輕盈而短暫,
駕馭馬匹搖動鞭子不停催促。
長劍依靠天磨礪了十年,
東方君主為我重新開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追求。詩的開頭描述了枯萎的花朵堆積在一起,可能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逝去的美好。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和決心,稱這些志向為醍醐,意味著它們是靈魂的精華,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詩中提到將痛苦埋葬在無賴的錦緞中,這可能是指作者通過藝術表達來排解內心的愁苦。他以一種包容的態度接受喜悅和恥辱,并用酒杯將它們一同傾斟。這表明他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著堅定的情感和情緒。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跳丸、馭馬和長劍的意象來描述自己的行動和努力。跳丸走路微松逝,可能指的是他的腳步輕盈而快速,意味著他積極行動并追求自己的目標。馭馬搖鞭不輟催,表示他不停地鞭策自己,不斷前進,不懈努力。長劍倚天磨十載,暗示作者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經歷了長時間的磨礪和堅持。最后一句中的東君可能指的是東方的君主,可能暗示他寄望于某位有權勢的人能給予他機會和支持。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理想、堅持努力和寄望于他人的愿望。盡管經歷了挫折和磨難,但他仍然保持著對美好事物和追求的信心和熱情。這首詩詞展示了唐寅作為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理解,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于藝術、自我奮斗和他人關系的思考。
“蔫紅銷骨乍攢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無題
niān hóng xiāo gǔ zhà zǎn duī, guàn dǐng tí hú zhì wèi tuí.
蔫紅銷骨乍攢堆,灌頂醍醐志未頹。
yì zàng xié chóu wú lài jǐn, qīng zhēn yǐn rǔ yǒu qíng bēi.
瘞葬偕愁無賴錦,傾斟飲辱有情杯。
tiào wán zǒu lù wēi sōng shì, yù mǎ yáo biān bù chuò cuī.
跳丸走路微松逝,馭馬搖鞭不輟催。
cháng jiàn yǐ tiān mó shí zài, dōng jūn wèi wǒ qiě chóng kāi.
長劍倚天磨十載,東君為我且重開。
“蔫紅銷骨乍攢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