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行偏憶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行偏憶君”全詩
依然向來處,官路溪邊云。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分類:
作者簡介(蕭穎士)

蕭穎士(717~768年),字茂挺,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郡望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蕭高才博學,著有《蕭茂挺集》。門人共謚“文元先生”。工于書法,長于古籀文體,時人論其“殷、顏、柳、陸,李、蕭、邵、趙,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辭,語言樸實;詩多清凄之言。家富藏書,玄宗時,家居洛陽,已有書數千卷。安祿山謀反后,他把藏書轉移到石洞堅壁,獨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蕭梁史話》《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輯錄有《蕭茂挺文集》1卷,《全唐詩》收其詩20首,收其文2卷。
《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蕭穎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是唐代詩人蕭穎士的作品。詩意描繪了詩人在早春時節經過七嶺山時的情景,并借此寄托對離別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述了詩人在早春時節經過七嶺山的景象。他稱這條路程雖然崎嶇,但并不妨礙他懷念遠方的朋友。詩人依然向著過去的方向望去,眼中充滿對友人的思念。他沿著官路走過溪邊,看著云彩飄過,覺得這條路并不平凡,即便是在俗世中也能夠保持自己的清高。
詩中還描繪了槐樹的陰影未合,泉水的聲音依然細微,在春天來臨之際,詩人對友人的離去感到無限的唏噓和傷感。他因為友人的離去而不再飲酒,從此開始了寂寞的生活。最后,他登上高處望著城池入目,斜陽的倒影在微風中飄拂,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善于描繪細膩的感情與意境。詩人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思索,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以回憶和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對生活的反思。同時,詩中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使整首詩具有了一種寧靜、淡雅的氛圍。
“晚行偏憶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guò qī lǐng, jì tí xiá shí péi chéng tīng bì
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
chū xiá jì qù shǎo, wǎn xíng piān yì jūn.
出硤寄趣少,晚行偏憶君。
yī rán xiàng lái chù, guān lù xī biān yún.
依然向來處,官路溪邊云。
zī lù qǐ bù jù, néng wú sú lèi fēn.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huái yīn yǒng wèi hé, quán shēng xì yóu wén.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mí tàn chūn bà jiǔ, qiān bēi cóng cǐ fēn.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dēng gāo wàng chéng rù, xié yǐng bàn fēng xūn.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晚行偏憶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