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肯尋詩便有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肯尋詩便有詩”全詩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多為絕妙詞。
分類:
作者簡介(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遣興》袁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興》是清代袁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但肯尋詩便有詩,
靈犀一點是吾師。
夕陽芳草尋常物,
解用多為絕妙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態度和感悟。詩人認為只要有心尋找,就能找到詩的存在。他把創作靈感比作一點靈犀,而這點靈犀就是他的良師。詩人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夕陽和芳草,發現其中蘊含著詩意,而他的詩歌創作常常把這些尋常的事物轉化為絕妙的詞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理解。詩人直言不諱地表示,只要有心去尋找,就能找到詩的存在。詩中的"靈犀一點是吾師"一句,形象地比喻詩人的創作靈感,暗示了詩人對于靈感的珍視和敏感。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夕陽和芳草,被他視為尋常的物象,但是他通過對這些物象的解讀和運用,將它們轉化為了絕妙的詞句。這種對日常生活的敏感和對詩意的發現,展示了詩人的獨到之處和對藝術的熱愛。
袁枚是清代文學家、詩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摯而著稱。這首《遣興》不僅展示了袁枚對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還體現了他對日常生活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感悟。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袁枚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對藝術的追求。
“但肯尋詩便有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遣興
dàn kěn xún shī biàn yǒu shī, líng xī yì diǎn shì wú shī.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
xī yáng fāng cǎo xún cháng wù, jiě yòng duō wèi jué miào cí.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多為絕妙詞。
“但肯尋詩便有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