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青燈問幾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斷青燈問幾更”全詩
坐移白石知何世,夢斷青燈問幾更。
國破家亡雙淚暗,天荒地老一身輕。
黃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在己卯十月一日到燕越五日期間,受到狴犴的啟示而寫下此詩。
戴上南方的冠冕,我自己系上頭巾,行走在桁楊之間,臥起時身影縱橫。
坐在白石上,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沉浸在青燈照亮的夢境中,問自己幾更天已過。
國家破滅,家庭覆亡,我的眼淚默默流下,天地荒涼,但我心靈卻輕盈。
得失幻化如黃粱一夢,五十年前,元朝還未興起。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在燕越逗留期間所寫,他表達了對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自稱戴上南方的冠冕,象征他的地位和身份,但他也意識到這些榮譽是虛幻的,桁楊之間的行走和臥起時的身影縱橫,暗示著他在世間的行動和世事變遷的無常。
在白石上坐著,他感到對當前時代的困惑和迷茫,他的夢境被青燈照亮,象征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追問。國家破滅、家庭覆亡,他的雙淚無聲地流淌,但他的內心卻變得輕盈,體現了他的堅韌和樂觀。
他認識到得失如黃粱一夢,意味著一切都是虛幻的,五十年前,元朝還未興起,暗示著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短暫。
賞析: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人生無常的思考。通過描繪自己的行動和感受,他傳達了一種堅韌和樂觀的態度。
詩中的南冠和頭巾象征著社會地位和身份,但作者明白這些都是虛幻的,人生如夢,得失無常。他在白石上坐著,對當前時代的困惑和對未來的追問體現了他的思考和反思。
盡管國家破滅、家庭覆亡,他的雙淚默默流淌,但他的內心卻變得輕盈,表達了他的堅韌和樂觀。最后,他指出一切得失都是幻覺,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短暫也在詩中得以體現。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動蕩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他的堅韌和樂觀。同時,詩中對得失和歷史的思考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夢斷青燈問幾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luò luò nán guān zì jié yīng, háng yáng wò qǐ yǐng zòng héng.
落落南冠自結纓,桁楊臥起影縱橫。
zuò yí bái shí zhī hé shì, mèng duàn qīng dēng wèn jǐ gèng.
坐移白石知何世,夢斷青燈問幾更。
guó pò jiā wáng shuāng lèi àn, tiān huāng dì lǎo yī shēn qīng.
國破家亡雙淚暗,天荒地老一身輕。
huáng liáng dé shī jù chéng huàn, wǔ shí nián qián yuán wèi shēng.
黃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夢斷青燈問幾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