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亦成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花亦成子”全詩
能當此時好,獨自幽閨里。
夜夜苦更長,愁來不如死。
分類:
作者簡介(崔曙)

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其詩多寫景摹物,同時寄寓鄉愁友思。詞句對仗工整,辭氣多悲。代表作有《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奉試明堂火珠》、《途中曉發》、《緱(音gou溝)山廟》、《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對雨送鄭陵》等。其詩中“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澗水流年月,山云變古今”、“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等都是極佳的對句。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古意》崔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
綠筍總成竹,紅花亦成子。
能當此時好,獨自幽閨里。
夜夜苦更長,愁來不如死。
中文譯文:
青竹長成筍,紅花也開成果。
它們能適應這個時節,只有我一個人獨處在幽閨之中。
每一個夜晚都變得特別漫長,愁苦堆積在心頭,如同死亡一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幽閨中的寂寞和愁苦。他以綠竹長成筍和紅花開成果實來比喻他們能夠在適應環境的同時獲得成長和實現。然而,詩人卻感到自己在這個時刻變得無能為力,獨自忍受著長夜的寂寞,心中的愁苦難以忍受,甚至覺得死亡也沒有這樣的痛苦。這是一首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絕望的詩。
賞析:
《古意》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直接表達了詩人的寂寞和痛苦。詩中運用了綠竹和紅花這兩種鮮明的象征形象,彰顯了生命的堅韌和適應力,與詩人的憂傷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首詩以一種悲切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無助,通過對生命的比喻,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憂傷。這首詩以簡潔深刻的方式呈現人生的苦難與無奈,令人唏噓不已,給人以深思。
“紅花亦成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lǜ sǔn zǒng chéng zhú, hóng huā yì chéng zi.
綠筍總成竹,紅花亦成子。
néng dāng cǐ shí hǎo, dú zì yōu guī lǐ.
能當此時好,獨自幽閨里。
yè yè kǔ gèng zhǎng, chóu lái bù rú sǐ.
夜夜苦更長,愁來不如死。
“紅花亦成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