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處不堪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處不堪別”全詩
客處不堪別,異鄉應共愁。
我生早孤賤,淪落居此州。
風土至今憶,山河皆昔游。
一從文章事,兩京春復秋。
君去問相識,幾人今白頭。
分類:
作者簡介(崔曙)

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其詩多寫景摹物,同時寄寓鄉愁友思。詞句對仗工整,辭氣多悲。代表作有《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奉試明堂火珠》、《途中曉發》、《緱(音gou溝)山廟》、《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對雨送鄭陵》等。其詩中“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澗水流年月,山云變古今”、“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等都是極佳的對句。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送薛據之宋州》崔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薛據之宋州》是唐代崔曙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離別之情、人生的孤獨和歸鄉的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
無媒嗟失路,
沒有使者,遺憾失去了傳道的途徑,
有道亦乘流。
有所謂的方法卻隨著時間的流動也難以乘征。
客處不堪別,
身為客人,離別令人難以忍受,
異鄉應共愁。
在異地,都應當有相同的愁思。
我生早孤賤,
我生來就是孤苦之人,
淪落居此州。
降臨到此地方居住。
風土至今憶,
風物景色至今仍然記得,
山河皆昔游。
山川河流都是我曾經游歷過的。
一從文章事,
從事文學一事,
兩京春復秋。
在京城和都城,度過了多少春秋。
君去問相識,
你離去,去問我們相識的人,
幾人今白頭。
他們如今有多少已經白發蒼蒼。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相別且遠離故土的離愁別緒。詩人通過自述身世的孤苦和流落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孤獨。他回憶起了逝去的風景和曾經的游歷,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最后,他寄予了對友人的關心和祝福,并詢問了離別多年后的他們如今的狀況。
賞析:這首詩以平淡自然的語言描寫了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通過描寫自己的身世和經歷,詩人抒發了內心的孤獨和滄桑感。詩中的山川河流、兩京春秋等景物描繪,更加豐富了詩的意境和感情。最后,詩人以問候和關切的語氣,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真實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真摯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客處不堪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ē jù zhī sòng zhōu
送薛據之宋州
wú méi jiē shī lù, yǒu dào yì chéng liú.
無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kè chù bù kān bié, yì xiāng yīng gòng chóu.
客處不堪別,異鄉應共愁。
wǒ shēng zǎo gū jiàn, lún luò jū cǐ zhōu.
我生早孤賤,淪落居此州。
fēng tǔ zhì jīn yì, shān hé jiē xī yóu.
風土至今憶,山河皆昔游。
yī cóng wén zhāng shì, liǎng jīng chūn fù qiū.
一從文章事,兩京春復秋。
jūn qù wèn xiāng shí, jǐ rén jīn bái tóu.
君去問相識,幾人今白頭。
“客處不堪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