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頻入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河頻入夢”全詩
每念蒼生苦,能憐蕩子吟。
晚來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有感 其二》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 其二》
對鏡添惆悵,憑誰論古今?
山河頻入夢,風雨獨關心。
每念蒼生苦,能憐蕩子吟。
晚來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譯文:
面對鏡中的自己,增添了憂傷和煩惱,誰能評述古今的事情呢?
山河景色頻繁地出現在夢中,風雨只有我獨自關注。
每次想到百姓的苦難,我都能憐惜那些流浪吟唱的人。
夜晚愁緒更加深刻,青草凋零,花朵落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作品。詩人通過對鏡自省,表達了對時代滄桑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感嘆。
第一句詩句"對鏡添惆悵,憑誰論古今?"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憂傷和煩惱。鏡中的自己映照出他內心的紛擾,也暗示了他對自身形象的失落和對人生的迷茫。面對歷史的長河,詩人感到自己渺小而無足輕重,無法評述古往今來的人事。
接下來的兩句詩句"山河頻入夢,風雨獨關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關注。山河的美景頻繁地出現在他的夢中,而風雨的變幻卻只有他獨自關心。這種對自然的關注和獨特的感受,與他對人事的漠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念蒼生苦,能憐蕩子吟。"這兩句詩句表達了詩人對百姓苦難的思念和同情。他時常想到人民的痛苦,能夠憐憫那些漂泊流離,以吟唱來表達內心的人。
最后兩句詩句"晚來愁更切,青草落花深。"表達了詩人晚年的愁緒和對生命的感慨。晚年的詩人愁苦更加深刻,青草凋零、花朵凋落,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詩以自省的方式,抒發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人的情感在對比之中顯得格外鮮明,既有對自身渺小的無奈和迷茫,也有對自然景色和人民苦難的關懷和同情,同時還流露出對生命和時光的感悟。
“山河頻入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qí èr
有感 其二
duì jìng tiān chóu chàng, píng shuí lùn gǔ jīn? shān hé pín rù mèng, fēng yǔ dú guān xīn.
對鏡添惆悵,憑誰論古今?山河頻入夢,風雨獨關心。
měi niàn cāng shēng kǔ, néng lián dàng zǐ yín.
每念蒼生苦,能憐蕩子吟。
wǎn lái chóu gèng qiè, qīng cǎo luò huā shēn.
晚來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山河頻入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