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綃零碎點酥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剪綃零碎點酥乾”全詩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山園小梅》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山園中觀賞小梅花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剪綃零碎點酥乾,
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
霜深應怯夜來寒。
譯文:
剪碎的細雪點綴在松枝上,
向陽的一面疏稀,背陰的一面濃密。
白晝逐漸短暫,從甜美的春天到黃昏,
寒霜加深,應該畏懼夜晚的寒冷。
詩意:
這首詩以冬季的小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雪花點綴在松枝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小梅花的特點,一面向陽生長的小梅花稀疏而短暫,一面背陰的小梅花濃密而持久。作者通過對小梅花的觀察,抒發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
賞析:
《山園小梅》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致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冬季山園中小梅花的景象。作者通過細雪點綴在松枝上的形象,展現了小梅花的獨特之美。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比較了小梅花向陽一面和背陰一面的生長狀況,凸顯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同時,從日短夜長的變化中,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不息的感慨。
詩中還流露出對純凈、清新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對俗世喧囂的厭棄。作者對江南旅行的回憶,以及酒旗斜拂、吟鞍墮落的意象,給人以遐想和想象空間,增添了詩意的層次。
總之,《山園小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小梅花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使人產生共鳴,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了作者對純粹、清新的追求和對世俗繁忙的厭惡之情。
“剪綃零碎點酥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yuán xiǎo méi
山園小梅
jiǎn xiāo líng suì diǎn sū gān, xiàng bèi xī chóu huà yì nán.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rì báo cóng gān chūn zhì wǎn, shuāng shēn yīng qiè yè lái hán.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chéng xiān qí gòng lín sēng xī, lěng luò yóu xián sú kè kàn.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yì zhe jiāng nán jiù xíng lù, jiǔ qí xié fú duò yín ān.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剪綃零碎點酥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