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蒼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風蒼蒼”全詩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二十四詩品》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司空圖的詩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
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力量和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
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開闊,氣勢磅礴。詩人以觀照自然界為切入點,描述了物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的力量。"觀化匪禁"表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并不受限制,大荒吞噬萬物,展現了自然界的無窮力量。
"由道反氣,處得易狂"揭示了在自然界的秩序中,通過追隨道的原則,可以逆轉逆境,獲得自在的境界。這里的"易狂"意味著超越常態的狂放和自由。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描繪了天空和海洋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廣闊和雄渾。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表達了一種真實的力量充滿整個世界,萬象皆在其旁邊,展現了一種宏大的宇宙觀。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以神話傳說中的動物象征,表達了先天和后天的力量相結合,預示著作者的追求和抱負。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描繪了黎明時六只巨龜的奔騰,象征著作者在追求自由和卓越的過程中的決心和勇氣。
整首詩以豪放的筆調,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象和內在的力量,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自由、超越常態的向往和追求。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象征,詩人將自然界的景象與人生的境界相聯系,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智慧和境界。詩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深邃而富有啟迪性,給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間。
“海風蒼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sì shī pǐn
二十四詩品
guān huà fěi jìn, tūn tǔ dà huāng yóu dào fǎn qì, chù dé yì kuáng.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tiān fēng làng làng, hǎi fēng cāng cāng.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zhēn lì mí mǎn, wàn xiàng zài páng.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qián zhāo sān chén, hòu yǐn fèng huáng xiǎo cè liù áo, zhuó zú fú sāng.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海風蒼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