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幾斯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庶幾斯人”全詩
如覓水影,如寫陽春。
風云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二十四詩品》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十四詩品》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司空圖。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絕佇靈素,少□清真。
如尋覓水中的倒影,如描摹春天的陽光。
風云變幻,花草生機盎然;海浪洶涌,山峰聳峙;
它們都仿佛蘊含了偉大的道理,與塵世息息相通。
離開了形態的束縛,就能成為真正的人。
詩意:
《二十四詩品》描述了詩歌的品質和特點。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歌的純粹和清真之美。作者通過對風云變幻、花草生機、海浪山峰的描繪,暗示了詩歌所能表達的豐富情感和深刻哲理。詩人認為,詩歌應該超越物質形態,達到靈魂的境界,成為與塵世相通的妙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歌的真諦。詩人通過對水中倒影和春光的描摹,將詩歌與自然相融合,賦予了詩歌以靈動的意境。詩人在描繪風云變幻、花草生機、海浪山峰的同時,將它們與大道相聯系,表達了詩歌與宇宙之間的奇妙共通之處。詩歌超越了形態的束縛,成為真正的人,意味著詩歌的力量和價值。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歌的深邃與博大,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庶幾斯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sì shī pǐn
二十四詩品
jué zhù líng sù, shǎo qīng zhēn.
絕佇靈素,少□清真。
rú mì shuǐ yǐng, rú xiě yáng chūn.
如覓水影,如寫陽春。
fēng yún biàn tài, huā cǎo jīng shén hǎi zhī bō lán, shān zhī lín xún
風云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jù shì dà dào, miào qì tóng chén.
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lí xíng dé shì, shù jī sī rén.
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庶幾斯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