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轉丸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轉丸珠”全詩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超超明神,反反冥無。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二十四詩品》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二十四詩品》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圖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
夫其可道,假體如愚。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超超明神,反反冥無。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中文譯文:
仿佛納水輪,像轉動的珠子,
這真可道,假裝愚蠢。
荒涼的坤軸,悠遠的天樞。
承載著關鍵,傳遞著符號。
超越明亮的神靈,反映著深沉的虛無。
千年來往,這就是所謂的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的作品,作者是司空圖。全詩以一種隱晦的方式表達了人生和宇宙的奧秘。
詩中描述了一種仿佛納水輪、轉動的珠子的景象,這種景象在詩中被用來比喻人生和宇宙的運行。作者通過這個比喻,表達了人生和宇宙的莫測性和復雜性。
詩中提到的"荒荒坤軸,悠悠天樞"暗示了宇宙的廣袤和深遠。坤軸和天樞被視為宇宙的核心和支點,承載著宇宙的運行和秩序。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表達了信息傳遞的重要性。這里的"端"可以理解為信息的源頭,"符"則是指傳遞信息的符號或標記。詩中提到的"超超明神,反反冥無"則暗示了信息的超越性和深沉的意義。
最后兩句"來往千載,是之謂乎!"則表達了這種奧秘和疑問。千年來往,人們對于宇宙的探索和思考從未停止,而這種探索和思考也正是人類對于宇宙奧秘的追問。
整首詩詞以意象豐富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疑問。通過描繪宇宙的運行和信息傳遞的重要性,詩中表達了對于宇宙奧秘的追求和思考的無盡性。這首詩詞在藝術上給人以啟迪,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入思考。
“如轉丸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sì shī pǐn
二十四詩品
ruò nà shuǐ guǎn, rú zhuǎn wán zhū, fū qí kě dào, jiǎ tǐ rú yú.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其可道,假體如愚。
huāng huāng kūn zhóu, yōu yōu tiān shū.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zài yào qí duān, zài wén qí fú.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chāo chāo míng shén, fǎn fǎn míng wú.
超超明神,反反冥無。
lái wǎng qiān zǎi, shì zhī wèi hū!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如轉丸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