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檜蒼松盤寢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檜蒼松盤寢殿”全詩
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
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聞說物換星移,神山風雨,夜半幽靈哭。
不記當年開國日,元主泥人淚簇。
蛋殼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風燭殘。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分類: 念奴嬌
作者簡介(鄭燮)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念奴嬌 孝陵》鄭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 孝陵》是清代詩人鄭燮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
江山整肅。
老檜蒼松盤寢殿,
夜夜蛟龍來宿。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
靜鎖苔痕綠。
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聞說物換星移,
神山風雨,夜半幽靈哭。
不記當年開國日,
元主泥人淚簇。
蛋殼乾坤,丸泥世界,
疾卷如風燭殘。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孝陵的景象,抒發了對于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孝陵周圍的環境和景物,表達了對于國家命運和歷史記憶的思考。作者以古代帝王陵墓的富麗和莊嚴為背景,以及周圍的山水景致,表現了對于國家興衰和歷史傳承的思考和憂慮。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孝陵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聯想,展現了作者對于國家的關切和思考。首先,詩中描繪了孝陵附近的環境,如老檜蒼松盤繞在寢殿周圍,夜晚蛟龍來到這里休息等等,營造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接著,詩人提到了一些象征物,如翁仲衣冠、獅麟頭角,表達了對于古代帝王文化的敬仰和懷念。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開始思考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他提到了斜陽下斷碣的景象,幾個人系著馬停下來閱讀碑文,這暗示了歷史的斷裂和人們對歷史的思考。作者聽說物換星移,神山風雨,夜半有幽靈哭泣的傳說,表達了對于歷史變遷和國家命運的憂慮和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歷史的遺忘和忽視的批判。作者說自己已經不記得當年國家的開國日,元主(也可理解為元首)泥人淚簇,這是對于國家命運和歷史記憶的一種諷刺。最后兩句則以比喻的方式,描繪了世界的脆弱和瞬息萬變,以及作者對于歷史的珍視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景物的聯想和象征意義的運用,表達了對于國家命運和歷史的思考和憂慮,展現了作者對于歷史的珍視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老檜蒼松盤寢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xiào líng
念奴嬌 孝陵
dōng nán wáng qì, sǎo piān ān jiù xí, jiāng shān zhěng sù.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
lǎo guì cāng sōng pán qǐn diàn, yè yè jiāo lóng lái sù.
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
wēng zhòng yì guān, shī lín tóu jiǎo, jìng suǒ tái hén lǜ.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
xié yáng duàn jié, jǐ rén xì mǎ ér dú.
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wén shuō wù huàn xīng yí, shén shān fēng yǔ, yè bàn yōu líng kū.
聞說物換星移,神山風雨,夜半幽靈哭。
bù jì dāng nián kāi guó rì, yuán zhǔ ní rén lèi cù.
不記當年開國日,元主泥人淚簇。
dàn ké qián kūn, wán ní shì jiè, jí juǎn rú fēng zhú cán.
蛋殼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風燭殘。
lǎo sēng shān pàn, pēng quán zhǐ qǔ yī jū.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老檜蒼松盤寢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