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七葉珥金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家七葉珥金貂”全詩
卻嘆江陵浪花蕊,一時開放等閑消。
分類:
作者簡介(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即事》湯顯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是明代作家湯顯祖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漢家七葉珥金貂,
七葉珥金貂是指一種華美的衣飾,珥是掛飾的意思,金貂是指用金線繡制的貂皮衣物。這里用來象征權貴階層的奢華和富貴。
不見松陰嘆綠苗。
松樹是常見的高大樹木,其陰涼之處象征著寧靜和庇護。綠苗則代表著生命的萌發和成長。詩句表達了詩人因為無法享受到松樹的陰涼和綠蔭而感到遺憾和惋惜。
卻嘆江陵浪花蕊,
江陵是指長江邊的地方,浪花蕊則指江水中泛起的浪花。這里用來象征著江水的波瀾壯闊和美麗的景色。詩人因為無法欣賞到江陵處浪花的美麗而感到嘆息。
一時開放等閑消。
這句詩意呼應了上一句,表達了江陵處浪花的美景只是短暫的,很快就會消散。詩人通過描繪江陵浪花的瞬息之美,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變化無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華貴的珥金貂和無法享受到松樹陰涼的遺憾,以及江陵浪花美景的短暫和消逝,表達了對于人世間富貴、美景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詩人在描寫外部景物的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生命瞬息即逝的深切感受。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喚起讀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之脆弱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慨性。
“漢家七葉珥金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hàn jiā qī yè ěr jīn diāo, bú jiàn sōng yīn tàn lǜ miáo.
漢家七葉珥金貂,不見松陰嘆綠苗。
què tàn jiāng líng làng huā ruǐ, yī shí kāi fàng děng xián xiāo.
卻嘆江陵浪花蕊,一時開放等閑消。
“漢家七葉珥金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