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春浮瘴海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疏春浮瘴海涯”全詩
已拚姓字無人識,檢點封章得內家。
分類:
作者簡介(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漫書答唐觀察四首》湯顯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漫書答唐觀察四首》是明代作家湯顯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春浮瘴海涯,
五年山縣寄蓮花。
已拚姓字無人識,
檢點封章得內家。
中文譯文:
疏春:春天的離散
浮瘴海涯:漂泊在瘴氣彌漫的邊海之地
五年山縣:指作者在山縣度過的五年時光
寄蓮花:寄托思念之情給遠方的人,類似于寄托心意于蓮花
已拚姓字:已經努力奮斗,但名字沒有被人所熟知
無人識:沒有人認識
檢點封章:檢查和整理封存的文章
得內家:得到內部機構的認可和賞識
詩意:
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在邊海之地漂泊的心情和思念之情。作者在那里度過了五年的時光,孤獨而辛苦。他曾經努力奮斗,但他的名字卻沒有被人所熟知,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辛苦與寂寞。然而,盡管如此,他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檢查和整理著自己的文章,期待得到內部機構的認可和賞識。
賞析:
這首詩寫作者在邊海之地的漂泊生活,以及他的孤獨和辛酸。通過描述自己的名字無人知曉,表達了作者的不甘心和對認可的渴望。然而,詩中又透露出作者堅定不移的努力和奮斗精神,他并沒有被困境所打敗,而是繼續整理自己的作品,期待得到內部機構的認可。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自身價值的思考和對成功的追求。整體上,詩中蘊含著一種堅持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啟示。
“一疏春浮瘴海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shū dá táng guān chá sì shǒu
漫書答唐觀察四首
yī shū chūn fú zhàng hǎi yá, wǔ nián shān xiàn jì lián huā.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縣寄蓮花。
yǐ pàn xìng zì wú rén shí, jiǎn diǎn fēng zhāng dé nèi jiā.
已拚姓字無人識,檢點封章得內家。
“一疏春浮瘴海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