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敦敦考文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案上敦敦考文字”全詩
予年已壯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
有時愁思不可掇,崢嶸腹中失和氣。
侍官得來太行顛,太行美酒清如天,長歌忽發淚迸落,一飲一斗心浩然。
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樂如摧朽。
讀書百車人不知,地下劉伶吾與歸!
分類:
作者簡介(蘇舜欽)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對酒》蘇舜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酒》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蘇舜欽。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丈夫雖然年少,卻并不富貴,
為何要在塵世中奔波勞碌!
我如今年紀已經長大,志向卻未能實現,
桌上擺滿了嚴肅的考試書籍。
有時候愁思難以排遣,
內心的激情也被抑制了。
當侍官給我帶來太行山的美酒時,
太行山的美酒清澈如同天空,
我忽然唱起長歌,淚水奪眶而出,
一口飲下一斗酒,心境豁然開朗。
唉,我發現我的人生道路不如酒,
悲歡離合對于我來說如同摧毀腐朽。
讀書雖然辛苦,百車的人們卻不了解,
劉伶葬在地下,只有我歸去陪伴他!
詩意和賞析:
《對酒》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舜欽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酒的傾訴。詩中的丈夫年紀雖然不算大,卻并沒有享受到富貴,感到對塵世的奔走勞碌感到困惑和疑惑。作者也提到自己年紀已經長大,但志向尚未實現,生活中充滿了嚴肅的學習和考試。有時候,作者感到愁思難以排遣,內心的激情也被抑制了。
然而,詩中描寫了一場喝酒的場景,酒被描繪為太行山的美酒,清澈如天空。在飲酒之際,作者忽然唱起長歌,淚水涌出,一口飲下一斗酒,心境豁然開朗。作者感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如酒,認為在酒的陪伴下,悲歡離合對于自己來說就像是摧毀腐朽一樣。讀書雖然辛苦,但百車的人們并不了解其中的辛酸。詩的最后,作者提到地下的劉伶,表示自己愿意歸去陪伴他,暗示了對逝去的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
整首詩以對酒的描寫為線索,通過對比酒與現實生活的對照,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矛盾感和無奈感。酒被賦予了一種超越人生的意義,成為了作者宣泄情感和尋找自我的媒介。詩中也透露出對友情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以及對過去友人的懷念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宋代士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
“案上敦敦考文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jiǔ
對酒
zhàng fū shǎo yě bù fù guì, hú yán bēn zǒu hū chén shì!
丈夫少也不富貴,胡顏奔走乎塵世!
yǔ nián yǐ zhuàng zhì wèi xíng, àn shàng dūn dūn kǎo wén zì.
予年已壯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
yǒu shí chóu sī bù kě duō, zhēng róng fù zhōng shī hé qì.
有時愁思不可掇,崢嶸腹中失和氣。
shì guān de lái tài xíng diān, tài xíng měi jiǔ qīng rú tiān,
侍官得來太行顛,太行美酒清如天,
cháng gē hū fā lèi bèng luò, yī yǐn yī dòu xīn hào rán.
長歌忽發淚迸落,一飲一斗心浩然。
jiē hū wú dào bù rú jiǔ, píng chǐ āi yuè rú cuī xiǔ.
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樂如摧朽。
dú shū bǎi chē rén bù zhī, dì xià liú líng wú yǔ guī!
讀書百車人不知,地下劉伶吾與歸!
“案上敦敦考文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