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入滄溟始自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入滄溟始自由”全詩
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舜欽)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和淮上遇便風》蘇舜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淮上遇便風》是一首宋代蘇舜欽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浩蕩清淮天共流,
長風萬里送歸舟。
應愁晚泊喧卑地,
吹入滄溟始自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舜欽在淮河上遇到順風的情景。他借景抒發了自己對返鄉歸舟的喜悅之情。詩人在清澈的淮河上,看到浩蕩的天空和流動的水面,感受到自然的壯麗。長風吹拂著萬里長空,將詩人的歸舟之行推進。晚上,詩人應該停泊在喧囂低矮的地方,而長風吹入滄溟(廣闊的海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淮河上的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動和喜悅之情。詩中的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對長風的描寫,表達了歸舟途中順風順水的愉悅感受。晚上停泊在喧囂低矮的地方,使得詩人感到壓抑和困頓,而自由的感覺則來自長風吹入遼闊的海洋,給予了詩人一種解放和寬廣的心境。
整首詩詞意境開闊,運用婉轉細膩的語言,將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由和寬廣的向往,以及在歸舟途中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詞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自然與人的交融,以及對自由和寬廣的追求。
“吹入滄溟始自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i shàng yù biàn fēng
和淮上遇便風
hào dàng qīng huái tiān gòng liú, cháng fēng wàn lǐ sòng guī zhōu.
浩蕩清淮天共流,長風萬里送歸舟。
yīng chóu wǎn pō xuān bēi dì, chuī rù cāng míng shǐ zì yóu.
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吹入滄溟始自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