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書后寄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題書后寄行人”全詩
贈我漆鳴琴。
木有相思文。
弦有別離音。
終身執此調。
歲寒不改心。
愿作陽春曲。
宮商長相尋。
題書后寄行人
分類: 古詩十九首
作者簡介(鮑令暉)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南橋鎮)人,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另有留傳下來:《擬青青河畔草》、《客從遠方來》、《古意贈今人》、《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等。
《擬客從遠方來》鮑令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客從遠方來》是南北朝時期詩人鮑令暉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從遠方來,
贈我漆鳴琴。
木有相思文,
弦有別離音。
終身執此調,
歲寒不改心。
愿作陽春曲,
宮商長相尋。
題書后寄行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客人從遠方來到作者身邊,將一把漆鳴琴贈送給作者。在琴上沒有刻寫相思的文字,琴弦卻奏出了別離的音響。作者表示自己將終身執著于這樣的音調,歲月的寒冷也無法改變他的心意。他希望能夠創作出一曲陽春之曲,琴音中的宮商音階將永遠相伴相尋。最后,他在琴上題寫了幾句詩,交給行人帶給遠方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客人的歡迎和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對詩詞的一些賞析:
1. 比喻手法:作者用漆鳴琴作為比喻,將琴弦的音響比作別離之聲,通過琴音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這種比喻手法既富有想象力,又使詩詞更具藝術感。
2. 情感表達:詩人通過描繪歲寒不改心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音樂的執著和對真摯感情的堅守。他希望創作一曲陽春之曲,將陽光、溫暖和希望融入其中,從而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樸實感人:這首詩詞沒有過多修辭和華麗的辭藻,而是以簡潔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這種質樸的風格使詩詞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和情感體驗,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琴音、音調和離別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客人的歡迎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打動人心,讓讀者在共鳴中感受到離別和思念的情感。
“題書后寄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kè cóng yuǎn fāng lái
擬客從遠方來
kè cóng yuǎn fāng lái.
客從遠方來。
zèng wǒ qī míng qín.
贈我漆鳴琴。
mù yǒu xiāng sī wén.
木有相思文。
xián yǒu bié lí yīn.
弦有別離音。
zhōng shēn zhí cǐ diào.
終身執此調。
suì hán bù gǎi xīn.
歲寒不改心。
yuàn zuò yáng chūn qū.
愿作陽春曲。
gōng shāng zhǎng xiàng xún.
宮商長相尋。
tí shū hòu jì xíng rén
題書后寄行人
“題書后寄行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