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遙連十萬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燈火遙連十萬村”全詩
障燧層巒秦作塞,風云大陸薊為門。
東回地軸山河固,西擁天關宮闕尊。
百二城邊過質子,千秋同戴漢家恩。
分類:
作者簡介(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戚繼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是明代戚繼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受降新筑壯三屯,
燈火遙連十萬村。
障燧層巒秦作塞,
風云大陸薊為門。
東回地軸山河固,
西擁天關宮闕尊。
百二城邊過質子,
千秋同戴漢家恩。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戚繼光在明代受命修筑三屯新城后,他對工程完工的喜悅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城市的景象和地理位置,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漢家恩德的感激之情。
賞析:
該詩詞以描繪城市景象和地理環境為主線,展現了作者對工程完工的喜悅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和感激之情。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賞析:
受降新筑壯三屯:
"受降"是指接收投降的敵人,"新筑壯三屯"表示修建了新的城池,壯麗宏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作為軍事指揮官修筑新城的豪情壯志。
燈火遙連十萬村:
"燈火遙連"指的是城市的繁華景象,意味著城市的發展繁榮。"十萬村"則表示這個城市連接了廣大的鄉村,意味著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和輻射力。
障燧層巒秦作塞:
"障燧"指的是防御工事,"層巒秦作塞"表示連綿起伏的山巒像屏障一樣,將這個城市與外界隔絕。這句話揭示了城市的安全性和防御力。
風云大陸薊為門:
"風云大陸"表示廣闊的疆域,"薊為門"指的是這個城市位于中國的北方邊境。這句話強調了這個城市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對邊疆的控制。
東回地軸山河固:
"東回地軸"表示這個城市位于中國的東部,"山河固"意味著這個地方的山河地勢穩固。這句話表達了對這個城市地理位置的肯定和文化的承載。
西擁天關宮闕尊:
"西擁天關"表示這個城市位于中國的西部,"宮闕尊"意味著這個城市有皇宮和重要的建筑。這句話表達了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和對中央政權的支持。
百二城邊過質子:
"百二城邊"指的是這個城市邊境的一百二十個城池,"過質子"表示這些城池通過考核。這句話強調了這個城市作為邊境要塞的重要地位。
千秋同戴漢家恩:
"千秋"表示長久的時代,"同戴漢家恩"意味著這個城市與漢家(指中國)有深厚的恩情。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祖國賦予自己的榮譽和恩澤的感激之情,以及對這個城市的長久發展的期盼。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城市的景象和地理位置,表達了作者作為軍事指揮官修筑新城的豪情壯志,對祖國的熱愛和感激之情,以及對城市長久繁榮的期盼。同時,通過運用山河、宮闕、質子等象征意象,突出了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和對邊境防御的意義。整首詩詞雄渾豪放,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城市的深情厚意,展現了明代時期軍事家的忠誠和報國情懷。
“燈火遙連十萬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tún xīn chéng gōng chéng zhì xǐ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shòu xiáng xīn zhù zhuàng sān tún, dēng huǒ yáo lián shí wàn cūn.
受降新筑壯三屯,燈火遙連十萬村。
zhàng suì céng luán qín zuò sāi, fēng yún dà lù jì wèi mén.
障燧層巒秦作塞,風云大陸薊為門。
dōng huí dì zhóu shān hé gù, xī yōng tiān guān gōng què zūn.
東回地軸山河固,西擁天關宮闕尊。
bǎi èr chéng biān guò zhì zǐ, qiān qiū tóng dài hàn jiā ēn.
百二城邊過質子,千秋同戴漢家恩。
“燈火遙連十萬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