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枝惡折憎鄰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全枝惡折憎鄰女”全詩
薄薄遠香來澗谷,疏疏寒影近房櫳。
全枝惡折憎鄰女,短笛橫吹怨楚童。
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梅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已經先于其他樹木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它的紅色無法與杏花相比。
淡淡的遠香從山澗和谷中飄來,
疏疏的寒影近了房屋的門窗。
整株梅枝不喜歡被折斷,對鄰近的女子感到厭惡,
短笛橫吹,怨恨著楚國的童子。
掉落的花瓣由誰來輕輕地拂去我的額發,
殘存的花蕊上有一只金黃的蟲子。
詩詞中的梅花是春天的象征,具有堅強、高潔、清寂的品質。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是寒中取暖的象征。梅花與杏花相比,更為紅艷,顯示了梅花獨特的美麗。詩人通過描述梅花遠香飄來的景象,表達了梅花的清幽和獨立。梅花的香氣從山澗和谷中傳來,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詩人還描繪了梅花的形象和態度。梅枝細長而有韌性,不易被折斷,象征著梅花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品質。梅花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定的厭惡感,尤其對鄰近的女子持有敵意,這種情感表達了梅花的獨立和高潔。
詩詞最后以一個意象收束,描繪了落在梅花花蕊上的金黃蟲子。這一細節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細膩感,使讀者在品味梅花之美的同時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梅花獨立、高潔的品質,以及生命的脆弱與堅韌并存的主題,展示了梅花獨特的美麗和價值。
“全枝惡折憎鄰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梅花
yǐ xiān qún mù dé chūn sè, bù yǔ xìng huā wèi bǐ hóng.
已先群木得春色,不與杏花為比紅。
báo báo yuǎn xiāng lái jiàn gǔ, shū shū hán yǐng jìn fáng lóng.
薄薄遠香來澗谷,疏疏寒影近房櫳。
quán zhī è zhé zēng lín nǚ, duǎn dí héng chuī yuàn chǔ tóng.
全枝惡折憎鄰女,短笛橫吹怨楚童。
zhuì è shuí jiāng ā zài bìn, ruǐ cán jīn sù shàng méi chóng.
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全枝惡折憎鄰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