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采城南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采城南桑”全詩
羅生枝已長。
妖姬墜馬髻。
未插江南珰。
轉袖花紛落。
春衣共有芳。
羞作秋胡婦。
獨采城南桑。
分類:
作者簡介(江總)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后,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后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蘇揚州)。
《梅花落》江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落》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是江總。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落,
縹色動風香。
羅生枝已長,
妖姬墜馬髻。
未插江南珰。
轉袖花紛落,
春衣共有芳。
羞作秋胡婦,
獨采城南桑。
譯文:
梅花凋謝,
淡淡的顏色隨風飄香。
嫩嫩的枝條已經長出來,
美麗的女子的發髻像妖精一樣垂落。
還沒有別在江南的玉簪上。
搖曳的袖子中花兒紛紛落下,
春天的衣裳都散發著芬芳。
害羞地像秋天的胡婦一樣,
獨自采摘城南的桑樹。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梅花凋謝的景象,以及與梅花相關的一系列意象。詩中的梅花縹緲而香氣襲人,枝條已經長出來,暗示著春天即將到來。妖姬墜馬髻的形象暗示了女性的美麗與妖嬈。詩人提到了未插在江南珰(玉簪)上,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期待。轉袖花紛落的描寫將花兒的落下與女子搖曳的袖子相連,展現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詩人將自己比作羞怯的秋胡婦,獨自采摘城南的桑樹,意味著他與自然相伴而孤獨。
賞析:
《梅花落》以簡潔的筆法勾勒出梅花凋謝的景象,通過對梅花、女子和自身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遠方的思念。詩中的意象豐富而美麗,善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給人以豐富的聯想空間。通過將自然景觀與人情感相結合,使詩歌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鳴。整首詩意蘊含著對美的追求、對自然的傾慕以及對離別和孤獨的感受,給人以思考和感受的空間。
“獨采城南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luò
梅花落
piāo sè dòng fēng xiāng.
縹色動風香。
luó shēng zhī yǐ zhǎng.
羅生枝已長。
yāo jī zhuì mǎ jì.
妖姬墜馬髻。
wèi chā jiāng nán dāng.
未插江南珰。
zhuǎn xiù huā fēn luò.
轉袖花紛落。
chūn yī gòng yǒu fāng.
春衣共有芳。
xiū zuò qiū hú fù.
羞作秋胡婦。
dú cǎi chéng nán sāng.
獨采城南桑。
“獨采城南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