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念屏州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痛念屏州兒”全詩
儻有長轂動,何憂折箠笞。
似聞當寧嘆,頗牧今何之。
豈惟一方痛,其勢又類腓。
策士仍三年,側席收六奇。
誰當挽天河,洗出中興碑。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昨日天子詔,
痛念屏州兒。
儻有長轂動,
何憂折箠笞。
似聞當寧嘆,
頗牧今何之。
豈惟一方痛,
其勢又類腓。
策士仍三年,
側席收六奇。
誰當挽天河,
洗出中興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朱翌為送別鄭公績赴金陵應試而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鄭公績的思念和祝福。
首先,詩詞以“昨日天子詔”作為開篇,指出是皇帝下詔派遣鄭公績前往金陵應試。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鄭公績的思念之情:“痛念屏州兒”,表明對他離去的遺憾和關切。
隨后,詩中出現了“長轂動”一詞,意指馬車啟程。作者以此表示,只要馬車一動,就不必擔憂鄭公績會受到挫折和困擾,“何憂折箠笞”。這里的“長轂動”也可理解為指望著鄭公績能夠順利前行,取得好的成績。
接下來,詩詞中出現了“當寧嘆”和“牧今何之”兩句,暗示了鄭公績在金陵的陌生環境和他當下的困境。詩人表示自己仿佛聽到鄭公績的嘆息聲,同時也對他的未來感到擔憂。
在詩的后半部分,朱翌用“豈惟一方痛,其勢又類腓”來表達對鄭公績的贊揚。他說不僅僅是自己感到痛惜,整個地方也都感同身受,并且認為鄭公績的才能和潛力有如曾子般的卓越。
最后兩句“策士仍三年,側席收六奇。誰當挽天河,洗出中興碑。”表達了對鄭公績未來的期望。詩人希望他能在金陵的三年時間里成為一位杰出的官員,能夠引領國家的發展,甚至超越歷史上的偉人,挽回國家的頹勢,使國家重新煥發生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鄭公績的深情告別和對他未來前程的殷切期望。通過描繪鄭公績離去的情景和對他的贊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國家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景。
“痛念屏州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gōng jī fù shì jīn líng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zuó rì tiān zǐ zhào, tòng niàn píng zhōu ér.
昨日天子詔,痛念屏州兒。
tǎng yǒu zhǎng gǔ dòng, hé yōu zhé chuí chī.
儻有長轂動,何憂折箠笞。
shì wén dāng níng tàn, pō mù jīn hé zhī.
似聞當寧嘆,頗牧今何之。
qǐ wéi yī fāng tòng, qí shì yòu lèi féi.
豈惟一方痛,其勢又類腓。
cè shì réng sān nián, cè xí shōu liù qí.
策士仍三年,側席收六奇。
shuí dāng wǎn tiān hé, xǐ chū zhōng xīng bēi.
誰當挽天河,洗出中興碑。
“痛念屏州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