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昨吏三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昨吏三年”全詩
馮夷遵節制,旦暮過稽顙。
君今搦寸毫,意與孤鴻往。
雄豪攬千古,光彩發萬丈。
憶昨吏三年,到今余夢想。
古寺壁間名,勞君拂蛛綱。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城挾龍虎,盤礴納萬角。
馮夷遵節制,旦暮過稽顙。
君今搦寸毫,意與孤鴻往。
雄豪攬千古,光彩發萬丈。
憶昨吏三年,到今余夢想。
古寺壁間名,勞君拂蛛綱。
詩意:
這首詩詞是朱翌送鄭公績赴試金陵的作品。詩中描述了金陵城堡雄偉壯觀,城墻上雕刻著龍和虎,城內有許多角樓。詩人稱贊了鄭公績遵守禮儀規范,每天早晚都會經過稽顙(古代官員行禮的一種方式)。詩人鼓勵鄭公績在考試中努力拼搏,將自己的意志與孤鴻(指志向高遠的人)相通。對于那些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們將留下千古的名聲,閃耀著輝煌的光彩。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擔任官員的三年,至今仍懷抱夢想。最后,詩人請求鄭公績在古寺的墻壁上擦去蜘蛛網,以示尊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對鄭公績的鼓勵和贊美,同時也展現了詩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詩詞借景抒情,通過描繪金陵城堡的壯麗景色,凸顯了鄭公績的使命和責任感。詩人以巧妙的形象描寫和對比,將鄭公績的行為與孤鴻相提并論,表達了對其志向高遠的認同和贊賞。詩人以雄豪、光彩等詞語形容鄭公績的事業將留下千古名聲,展現了對其追求卓越的推崇之情。
詩人在最后幾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個人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他回憶起曾經擔任官員的經歷,并強調至今仍懷抱著夢想。這體現了詩人對于理想和追求的堅持,同時也傳遞給讀者對于奮發向前、不斷追求的鼓勵。
最后,詩人以古寺墻壁上的蛛網為象征,寓意著對過去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他請求鄭公績擦去蛛網,這可以理解為對于鄭公績的期望,希望他能夠繼承傳統、守正創新,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的贊美,表達了對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人的鼓勵和贊賞,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自身經歷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情感的抒發,又有對未來的期許,使讀者在賞析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能從中得到一種鼓舞和啟發。
“憶昨吏三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gōng jī fù shì jīn líng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gū chéng xié lóng hǔ, pán bó nà wàn jiǎo.
孤城挾龍虎,盤礴納萬角。
féng yí zūn jié zhì, dàn mù guò jī sǎng.
馮夷遵節制,旦暮過稽顙。
jūn jīn nuò cùn háo, yì yǔ gū hóng wǎng.
君今搦寸毫,意與孤鴻往。
xióng háo lǎn qiān gǔ, guāng cǎi fā wàn zhàng.
雄豪攬千古,光彩發萬丈。
yì zuó lì sān nián, dào jīn yú mèng xiǎng.
憶昨吏三年,到今余夢想。
gǔ sì bì jiān míng, láo jūn fú zhū gāng.
古寺壁間名,勞君拂蛛綱。
“憶昨吏三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