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揮落日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揮落日戈”全詩
頭顱捐草莽,風雨黯山河。
賴有文章在,煩君急網羅。
遺函天賜汝,彝鼎未云多。
分類:
作者簡介(柳亞子)

柳亞子(1887—1958),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北厙鎮人,出生于大勝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創辦并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后,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先期》柳亞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作者是近代作家柳亞子,題為《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先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先期》
巢南寄來書信,告知將要出版長興伯吳公的遺集,希望盡早完成。
伯吳公是一位豪邁的人,曾經揮舞過戰場上的戈戟。
他的頭顱安葬在草莽之間,風雨中黯淡無光。
幸好他的文學才華流傳下來,希望你能迅速收集起來。
他留下來的信函是上天的賜予,而他的事跡還未被廣泛傳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長興伯吳公的敬意和對他文學遺產的珍視。長興伯吳公是一位勇猛無比的戰士,他揮舞戰場上的戈戟,但最終在戰爭中犧牲。他的頭顱埋葬在茫茫草莽之中,風雨中黯淡無光,形象地展現了他英勇壯烈的結局。
然而,盡管他已逝去,他留下的文學作品仍然存在。詩中提到了長興伯吳公的遺集,表達了作者希望盡快將這些作品收集起來以保留他的文學才華。作者認為這些作品是上天賜予的珍寶,值得被廣泛傳頌。
整首詩詞在表達對長興伯吳公的敬意的同時,也強調了他的文學價值。通過對逝去的英雄的贊美和對文化遺產的呼吁,詩人激勵讀者珍視歷史和傳統,繼承和傳揚優秀的文化遺產。
“曾揮落日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nán shū lái, wèi jiāng kān cháng xīng bó wú gōng yí jí, xiān qī
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先期
kāng kǎi cháng xīng bó, céng huī luò rì gē.
慷慨長興伯,曾揮落日戈。
tóu lú juān cǎo mǎng, fēng yǔ àn shān hé.
頭顱捐草莽,風雨黯山河。
lài yǒu wén zhāng zài, fán jūn jí wǎng luó.
賴有文章在,煩君急網羅。
yí hán tiān cì rǔ, yí dǐng wèi yún duō.
遺函天賜汝,彝鼎未云多。
“曾揮落日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