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滿正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花滿正開”出自隋代楊廣的《春江花月夜二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chūn huā mǎn zhèng kāi,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春花滿正開”全詩
《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分類:
作者簡介(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華陰人(今陜西華陰)人,生于隋京師長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麼。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隋煬帝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亡國之君,多被毀譽。他“好學,善屬文”,并寫得一手好詩。,被評價為“詞無淫蕩”,“并存雅體,歸于典制”(《隋書·文學傳序》)。其存詩中樂府顯然是承襲梁陳詩風,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凡讀過詩文的人,幾乎都知曉唐代張若虛寫有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隋世祖在張若虛之前早就寫有《春江花月夜》。這詩題原為陳后主(叔寶)所創,是樂府《吳聲歌曲》名,是陳后主所作艷曲之一,原詞早已失傳。隋世祖曾以此題作曲,內容看上去并無新意,其實頗有些剛健的佳句,講究對仗和聲韻和諧,雅味正聲。且看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是本題現存最早的兩首之一。其后才有唐朝張若虛的同題詩《春江花月夜》。楊廣此首借題生義,一掃艷媚。黃昏遠眺長江岸,暮靄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動”是水波不興。江面平坦寧靜,江邊春花如火,開得滿滿當當。他寫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將月去”,“帶星來”將水波激蕩,月星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宏大,于寫景的壯闊中寫出了時間的流逝。寥寥四句詩,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詩中一個“滿”字寫出了花多無隙、簇簇擠擠之狀。而“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這佳句描繪了一個絕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擁星光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啟發了張若虛的靈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脫化出:“海上明月”的優美詩句。“潮水”這一意象又啟示張若虛在詩中開拓出一個極為闊大的春江意境。
從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從他的現存另一首《夏日臨江》亦可看出此風。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云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這首描寫夏日江邊景觀的五律,中間兩聯不僅工對嚴整,聲韻和諧,而且意境優雅,耐人尋味。尾聯抒發了作者觀景的濃濃興致及不盡的悵望之情。此詩可謂景美、意正、情濃、味雅,如同沈德潛在《古詩源》中的評價所說:“能作雅正語,比陳后主勝之”。
楊廣的詩風對后代詩人也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他的詩中佳句,常成為后世詩人模仿之,甚至襲用之,如《詩》(本篇見載于《筆麈》,可能原有詩題):“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詩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詞家秦觀在名作《滿庭芳》詞中幾乎完全襲用。如其中“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就是襲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詞家馬致遠作有一首名詞《天凈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楊廣詩句的影響而化出的。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云:“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格,確是一種良好的風氣。楊廣詩風功不可沒。隋煬帝雖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稱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學上確實正統的詩人。他詩中熱愛揚州風光之情,贊頌揚州美景之功,當書之,當記之!
凡讀過詩文的人,幾乎都知曉唐代張若虛寫有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隋世祖在張若虛之前早就寫有《春江花月夜》。這詩題原為陳后主(叔寶)所創,是樂府《吳聲歌曲》名,是陳后主所作艷曲之一,原詞早已失傳。隋世祖曾以此題作曲,內容看上去并無新意,其實頗有些剛健的佳句,講究對仗和聲韻和諧,雅味正聲。且看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是本題現存最早的兩首之一。其后才有唐朝張若虛的同題詩《春江花月夜》。楊廣此首借題生義,一掃艷媚。黃昏遠眺長江岸,暮靄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動”是水波不興。江面平坦寧靜,江邊春花如火,開得滿滿當當。他寫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將月去”,“帶星來”將水波激蕩,月星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宏大,于寫景的壯闊中寫出了時間的流逝。寥寥四句詩,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詩中一個“滿”字寫出了花多無隙、簇簇擠擠之狀。而“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這佳句描繪了一個絕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擁星光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啟發了張若虛的靈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脫化出:“海上明月”的優美詩句。“潮水”這一意象又啟示張若虛在詩中開拓出一個極為闊大的春江意境。
從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從他的現存另一首《夏日臨江》亦可看出此風。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云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這首描寫夏日江邊景觀的五律,中間兩聯不僅工對嚴整,聲韻和諧,而且意境優雅,耐人尋味。尾聯抒發了作者觀景的濃濃興致及不盡的悵望之情。此詩可謂景美、意正、情濃、味雅,如同沈德潛在《古詩源》中的評價所說:“能作雅正語,比陳后主勝之”。
楊廣的詩風對后代詩人也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他的詩中佳句,常成為后世詩人模仿之,甚至襲用之,如《詩》(本篇見載于《筆麈》,可能原有詩題):“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詩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詞家秦觀在名作《滿庭芳》詞中幾乎完全襲用。如其中“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就是襲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詞家馬致遠作有一首名詞《天凈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楊廣詩句的影響而化出的。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云:“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格,確是一種良好的風氣。楊廣詩風功不可沒。隋煬帝雖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稱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學上確實正統的詩人。他詩中熱愛揚州風光之情,贊頌揚州美景之功,當書之,當記之!
“春花滿正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jiāng huā yuè yè èr shǒu
春江花月夜二首
mù jiāng píng bù dòng, chūn huā mǎn zhèng kāi.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liú bō jiāng yuè qù, cháo shuǐ dài xīng lái.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yè lù hán huā qì, chūn tán yàng yuè huī.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hàn shuǐ féng yóu nǚ, xiāng chuān zhí èr fēi.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春花滿正開”平仄韻腳
拼音:chūn huā mǎn zhèng kā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春花滿正開”的相關詩句
“春花滿正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春花滿正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春花滿正開”出自楊廣的 《春江花月夜二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