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暮歸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僧暮歸寺”全詩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奇異。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逸響,苔壁饒古意。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
愿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尋香山湛上人》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尋香山湛上人》
唐孟浩然
朝游訪名山,
山遠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
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
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
篁徑轉森邃。
法侶欣相逢,
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
累日探奇異。
野老朝入田,
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逸響,
苔壁饒古意。
谷口聞鐘聲,
林端識香氣。
愿言投此山,
身世兩相棄。
【中文譯文】
我早上去訪問名山,
山峰在遠處的翠綠之中。
濃密的云霧遮蔽著百里山峰,
迎接我的是太陽的落山。
手拄著拐杖去找故人,
解下馬鞍暫時放下馬。
石門之間多崎嶇險峻之路,
篁竹小徑蜿蜒而向深處延伸。
與同修法侶欣喜相逢,
我們清晨就開始聊天,直到天亮不能入睡。
我一生崇拜真實的隱世之地,
此地奇特的景色讓我屢次光顧。
野老人早上去田地勞作,
山僧則傍晚回歸寺廟。
松樹的泉水發出悠遠的聲響,
苔蘚覆蓋的墻壁充滿著古拙的意境。
在谷口聽到寺廟鐘聲,
在林間聞到芬芳的香氣。
我寧愿拋棄塵世之事,
投身于這座山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孟浩然朝游尋訪名山的情景。他描述了山峰遠在蒼翠之中,氛圍氤氳,遮蔽了百里的視野,只有太陽落山時他才得以行動。他杖策起身,尋找故人,暫時停下車馬,石門險峻,篁徑幽深。與同修法侶相逢后,清晨聊天,直到天亮不能入睡。詩人一生憧憬真實的隱居之地,長時間來探尋奇特的景色。野老早起到田地勞作,山僧傍晚回歸寺廟。松樹的泉水發出悠遠的聲響,苔蘚覆蓋的墻壁充滿了古拙的意境。在谷口聽到寺廟鐘聲,在林間聞到芬芳的香氣。詩人表示愿意歸隱山中,舍棄塵世的紛擾。整首詩意境優美,描寫細膩,帶有濃郁的山水情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山僧暮歸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xiāng shān zhàn shàng rén
尋香山湛上人
cháo yóu fǎng míng shān, shān yuǎn zài kōng cuì.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
fēn yūn gèn bǎi lǐ, rì rù xíng shǐ zhì.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zhàng cè xún gù rén, jiě biān zàn tíng qí.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shí mén shū huō xiǎn, huáng jìng zhuǎn sēn suì.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fǎ lǚ xīn xiāng féng, qīng tán xiǎo bù mèi.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píng shēng mù zhēn yǐn, lèi rì tàn qí yì.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奇異。
yě lǎo cháo rù tián, shān sēng mù guī sì.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sōng quán duō yì xiǎng, tái bì ráo gǔ yì.
松泉多逸響,苔壁饒古意。
gǔ kǒu wén zhōng shēng, lín duān shí xiāng qì.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
yuàn yán tóu cǐ shān, shēn shì liǎng xiāng qì.
愿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山僧暮歸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