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騁金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美人騁金錯”全詩
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
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
因謝陸內史,莼羹何足傳。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峴潭作》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在峴山的石潭旁邊,湖岸上泥沙在早晨曲折地延繞。我試著垂下竹竿去釣魚,結果卻只釣到了一條鳊魚。那美人慷慨地用金錯片做成膾,精細地腌制了紅鮮。因此我感謝陸內史,他送來的莼羹實是物有所值。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孟浩然在峴山游玩時發生的一件小事。他因為釣到的魚不多而感到失落,但是一位美人用鳊魚做成了美味的膾,孟浩然對她的慷慨表示感謝。通過這個小故事,詩人表達了對美食和友情的熱愛,以及對生活中一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的欣賞。
賞析:
這首詩很簡短,但卻生動地描繪了美麗的景色和情感交流。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觀和人情味,通過描述自己在峴山釣魚的經歷,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美好的環境中。
詩中的石潭和沙岸反映出自然景色的美,而作者釣到的鳊魚和美人使用金錯片腌制的膾則展示了詩人對美食的熱愛。此外,詩中還透露出友情的溫暖,當美人用鳊魚做成美食贈送給詩人時,詩人用感激之情向陸內史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整首詩以事實的描寫為主,沒有過多的修飾和夸張,簡潔而又貼近實際。它通過一個小故事傳達了詩人對美食和友情的關注和贊美,展示了孟浩然對生活中美好細節的敏感和欣賞。
“美人騁金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tán zuò
峴潭作
shí tán bàng wēi ào, shā àn xiǎo yín yuán.
石潭傍隈隩,沙岸曉夤緣。
shì chuí zhú gān diào, guǒ dé chá tóu biān.
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
měi rén chěng jīn cuò, qiàn shǒu kuài hóng xiān.
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
yīn xiè lù nèi shǐ, chún gēng hé zú chuán.
因謝陸內史,莼羹何足傳。
“美人騁金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