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帆和雁正浮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夕帆和雁正浮空”全詩
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登岳陽樓》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岳陽樓》是宋代文人陳與義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平靜地融入了湖水,陽光明媚,風卻不吹動。
夕陽下,帆影與雁群在空中飄浮。
登上岳陽樓頭,秋天已過去,太陽落下了,君山的山勢依然雄偉。
北方的景色足以讓人回望,南方的旅游可以欣賞到丹楓的美景。
翰林官員們的物色分配很少,我還沒有完成在巴陵的詩作。
詩意:
《登岳陽樓》以登高望遠的視角,描繪了岳陽樓的壯麗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對宏偉山河和自然景色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不滿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風景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天空、湖水、帆影、雁群等元素,將讀者帶入到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中。首兩句描繪了天空晴朗的景象和夕陽下帆影與雁群飄浮的畫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宏偉。接下來的兩句以岳陽樓為背景,表達了秋天已經過去,太陽落下了,但君山的壯麗景色依然存在,展現了君山的雄偉壯麗和歷史的厚重感。最后兩句描繪了北方的景色可供回望,南方的旅游可以欣賞到丹楓的美景,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在官場和文學創作中的困境和不滿之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比,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心境的變化。同時,詩人對自己在文學創作和官場上的遭遇也透露了一絲無奈和苦悶。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刻畫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夕帆和雁正浮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yuè yáng lóu
登岳陽樓
tiān rù píng hú qíng bù fēng, xī fān hé yàn zhèng fú kōng.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lóu tóu kè zi miǎo qiū hòu, rì luò jūn shān yuán qì zhōng,
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
běi wàng kě kān huí bái shǒu, nán yóu liáo dé kàn dān fēng.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
hàn lín wù sè fēn liú shǎo, shī dào bā líng hái wèi gōng.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夕帆和雁正浮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