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師住其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師住其下”全詩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結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游明禪師西山蘭若》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明禪師西山蘭若》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游歷西山,觀賞山景,拜訪明禪師的情景。
詩人來到西山,發現這里的景色非常奇特,山峰秀麗,好像仿佛要倚靠在前面的柱子上。當中午時分,明禪師在山下修行,詩人看到了明禪師的居所,屋子由青苔石砌而成,非常美麗。到了傍晚,夕陽的照射下,一切都變得清晰明亮。明禪師在這里默默修行,證悟了無生之境。
詩人結廬在山間,有一條通向行進的苕帚,草屋與山洞相連。他和明禪師談論空靈的境界,向山中的樵夫傳授佛法,與山神交流。日暮時分,詩人告別明禪師,回到了田園,歸向繁忙的城市。
這首詩通過對山間景色的描繪,以及明禪師的修行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禪宗思想的追尋。詩中的西山山景秀麗壯觀,給人以寬廣和超越塵世的感覺。明禪師的修行成就和無生之境,使詩人對禪宗思想充滿向往。詩人通過與明禪師的交流,體現出禪宗智慧和境界的互動。最后,詩人離開山林,回到繁忙的城市,意味著對現實生活的回歸,但他對禪修之境的向往仍然深深地留在心中。整首詩以景入禪,以禪出景,既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又傳達了對超越塵世的追求。
“吾師住其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míng chán shī xī shān lán rě
游明禪師西山蘭若
xī shān duō qí zhuàng, xiù chū yǐ qián yíng.
西山多奇狀,秀出倚前楹。
tíng wǔ shōu cǎi cuì, xī yáng zhào fēn míng.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wú shī zhù qí xià, chán zuò zhèng wú shēng.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jié lú jiù qiàn kū, jiǎn sháo tōng wǎng xíng.
結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tán kōng duì qiáo sǒu, shòu fǎ yǔ shān jīng.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rì mù fāng cí qù, tián yuán guī yě chéng.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吾師住其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