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午聞山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停午聞山鐘”全詩
尋林采芝去,轉谷松翠密。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舊游,過憩終永日。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
停午聞山鐘,起行散愁疾。
尋林采芝去,轉谷松翠密。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舊游,過憩終永日。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
中文譯文:
中午停下來聽到山上的鐘聲,
起身散開憂愁和病痛。
尋找林中采集草藥,
轉過山谷,松樹蔥蘢。
靠近看見精舍門開,
長廊里的僧人已經吃過飯。
石渠中流淌著白雪水,
金子般耀眼的霜橘。
竹房中思念過去的游玩,
經過休息,終于是一個漫長的日子。
進洞窺視石頭的髓質,
靠崖邊采集蜂蜜。
太陽落山時告別遠方的師公,
虎溪相送我離開。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給友人易和業的一首贈詩,描述了他在疾病痊愈之后到龍泉寺游玩的情景。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行程和所見所聞。他停下來聽山上的鐘聲,起身散開心中的憂愁和病痛。他在山林中采集草藥,轉過山谷,看到精舍門敞開,僧人已經吃過飯。在石渠中流淌著白雪水,太陽照耀下的霜橘金光閃耀。他在竹房中思念過去的游玩,休息片刻,度過了漫長的一天。他進入洞窟觀看石頭的結構,靠近崖邊采集蜂蜜。黃昏時分,他告別遠方的師公,虎溪送我離開。整首詩以寫景和敘事交織,抒發了詩人疾愈之后的愉悅和歡樂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感激之情。詩句簡練而意境深遠,展示了孟浩然優美的詩歌語言和獨特的感悟力。
“停午聞山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yù guò lóng quán sì jīng shè, chéng yì yè èr gōng
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
tíng wǔ wén shān zhōng, qǐ xíng sàn chóu jí.
停午聞山鐘,起行散愁疾。
xún lín cǎi zhī qù, zhuǎn gǔ sōng cuì mì.
尋林采芝去,轉谷松翠密。
bàng jiàn jīng shè kāi, cháng láng fàn sēng bì.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
shí qú liú xuě shuǐ, jīn zi yào shuāng jú.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zhú fáng sī jiù yóu, guò qì zhōng yǒng rì.
竹房思舊游,過憩終永日。
rù dòng kuī shí suǐ, bàng yá cǎi fēng mì.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
rì mù cí yuǎn gōng, hǔ xī xiāng sòng chū.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
“停午聞山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