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念返漁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予念返漁樵”全詩
殘霞亦半消。
風聲動密竹。
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
寒江復寂寥。
爾情深鞏落。
予念返漁樵。
何因適歸愿。
分路一揚鑣。
分類:
作者簡介(何遜)

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于煉字。為杜甫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何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何遜
夕鳥已西度。
殘霞亦半消。
風聲動密竹。
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
寒江復寂寥。
爾情深鞏落。
予念返漁樵。
何因適歸愿。
分路一揚鑣。
中文譯文:
夕陽中,候鳥已經飛向西方。
紅霞也已經消散了一半。
微風吹動著茂密的竹林。
江水在長橋下泛起漣漪。
行旅的人們多是憂思。
寒冷的江水又變得寂寥。
你的情意深深地扎根于鞏落(地名)。
我懷念著歸來的漁樵生活。
為何你選擇了歸鄉的愿望。
我們分別各走一條路,揮舞著手中的馬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作者何遜通過描繪夕陽下的景色,表達了旅人的憂思和自己對歸鄉生活的向往之情。
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夕陽下的候鳥飛往西方,紅霞逐漸消散,微風吹動著竹林,江水在長橋下泛起漣漪。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靜謐、蕭瑟的感覺,與旅人的憂思和江水的寂寥相呼應。
詩中提到旅人多憂思,寒江更顯得寂寥,表達了旅途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作者以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旅人們內心的憂思和對故鄉的思念。
接著,詩中出現了一個地名鞏落,表示作者的情感深深扎根于這個地方。作者提到自己懷念歸來的漁樵生活,漁樵生活代表了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與旅途中的辛勞相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對歸鄉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楊建康主簿的祝福和自己選擇返鄉的愿望。分路一揚鑣意味著作者和楊建康主簿分別走各自的道路,但仍保持聯系,象征著友誼和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旅途中的思鄉之情,表達了旅人們的憂思和作者對歸鄉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祝福的情感。詩情深沉、意境優美,展現了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對故鄉和自然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予念返漁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wàng jiāng qiáo shì xiāo zī yì yáng jiàn kāng zhǔ bù shī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
xī niǎo yǐ xī dù.
夕鳥已西度。
cán xiá yì bàn xiāo.
殘霞亦半消。
fēng shēng dòng mì zhú.
風聲動密竹。
shuǐ yǐng yàng cháng qiáo.
水影漾長橋。
lǚ rén duō yōu sī.
旅人多憂思。
hán jiāng fù jì liáo.
寒江復寂寥。
ěr qíng shēn gǒng luò.
爾情深鞏落。
yǔ niàn fǎn yú qiáo.
予念返漁樵。
hé yīn shì guī yuàn.
何因適歸愿。
fēn lù yī yáng biāo.
分路一揚鑣。
“予念返漁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