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翻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旗翻雪”全詩
嘆沈湘去國,懷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興哀。
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煙波渺渺,歲月洄洄。
持杯。
西眺徘徊。
些千載忠魂來不來。
謾爭標奪勝,魚龍噴薄,呼聲賈勇,地裂山摧。
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
興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分類: 沁園春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沁園春》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畫鷁凌空》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景象,同時抒發了對故國沉湎和時局紛亂的悲憤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鷁凌空,紅旗翻雪,靈鼉震雷。
嘆沈湘去國,懷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興哀。
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煙波渺渺,歲月洄洄。
持杯。西眺徘徊。些千載忠魂來不來。
謾爭標奪勝,魚龍噴薄,呼聲賈勇,地裂山摧。
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
興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憤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詩的開頭描述了一幅畫中的鷁鳥翱翔天空、紅旗招展如雪飄揚、靈龜震顫如雷的壯麗景象。這些景物象征著國家的威嚴和壯美。
接著,詩人借景抒發了對沈湘和沙河兩個地方的懷念之情,以及對沉湎和時局紛亂的悲嘆。他描述了江山凝結了人們的悲憤之情,老百姓哀嘆國家的興衰。正直的人很難留存,靈修之人也已化為虛無,只剩下三戶人家真正能夠保持對故國的忠誠。
在空曠的江上,只有朦朧的煙波,歲月如水般流淌。詩人舉杯向西眺望,徘徊在思鄉之間。他惋惜地問,那些千載忠魂會不會再回來。他對當時的局勢感到憤慨,認為爭權奪利的人們如魚龍激蕩,他們的呼聲如同賈勇,地裂山摧。
詩的結尾,詩人描繪了香黍纏繞絲線,寶符插在厚厚的艾草上,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認為興衰的事情都隨浮云一笑,自己身處天涯,無法改變時局。
整首詩通過瑰麗的景物描寫和悲憤的情感表達了對故國沉湎和時局紛亂的憂憤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對故國的忠誠,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時局的不滿,同時也呈現了作者內心的堅定和無奈。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劉過詩才的獨特魅力。
“紅旗翻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沁園春
huà yì líng kōng, hóng qí fān xuě, líng tuó zhèn léi.
畫鷁凌空,紅旗翻雪,靈鼉震雷。
tàn shěn xiāng qù guó, huái shā diào gǔ, jiāng shān níng hèn, fù lǎo xìng āi.
嘆沈湘去國,懷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興哀。
zhèng zhí nán liú, líng xiū yǐ huà, sān hù zhēn néng cún chǔ zāi.
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存楚哉。
kōng jiāng shàng, dàn yān bō miǎo miǎo, suì yuè huí huí.
空江上,但煙波渺渺,歲月洄洄。
chí bēi.
持杯。
xī tiào pái huái.
西眺徘徊。
xiē qiān zǎi zhōng hún lái bù lái.
些千載忠魂來不來。
mán zhēng biāo duó shèng, yú lóng pēn bó, hū shēng jiǎ yǒng, dì liè shān cuī.
謾爭標奪勝,魚龍噴薄,呼聲賈勇,地裂山摧。
xiāng shǔ chán sī, bǎo fú chā ài, yóu yǒu zūn qián ér nǚ huái.
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
xīng wáng shì, fù fú yún yī xiào, shēn zài tiān yá.
興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紅旗翻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