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稱人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稱人瑞”全詩
侑詞圖、鄉稱人瑞,度蓬瀛、仙祝靈丹。
繞膝
分類: 獻仙音
作者簡介(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法曲獻仙音 壽大宗伯致仕于公大宗伯(原作》薩都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法曲獻仙音 壽大宗伯致仕于公大宗伯》(原作)
鬢未銀,東風早掛冠。
侑詞圖、鄉稱人瑞,度蓬瀛、仙祝靈丹。
繞膝垂云髻,遮眉翦月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作家薩都剌創作的作品。它以描繪壽大宗伯致仕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對他高尚品質和仙人般的祝福。
詩的開篇寫道:“鬢未銀,東風早掛冠。”這句話意味著壽大宗伯雖然已經年邁,但他依然精神矍鑠,東風吹拂,他早已披掛上陣,準備迎接新的旅程。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他的仙人之德和祝福。詩中提到:“侑詞圖、鄉稱人瑞,度蓬瀛、仙祝靈丹。”這里的“侑詞圖”指的是壽大宗伯有著高尚的文采和才華,受到鄉親們的稱贊。而“度蓬瀛、仙祝靈丹”則象征著他將要踏上仙山,接受仙人的祝福和靈丹妙藥。
最后兩句“繞膝垂云髻,遮眉翦月鬟”形象地描繪了壽大宗伯的形象,他的長發垂至膝間,宛如云髻,遮住了他的眉毛,就像遮蔽了明亮的月光。這種描寫給人一種仙人的感覺,強調了他與塵世的聯系已經淡薄,即將成為一個超凡脫俗的存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壽大宗伯的高尚品質和仙人般的祝福。通過對仙山和仙人的象征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壽大宗伯的敬意和祝福,賦予了他超越塵世的美好形象。
“鄉稱人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 qǔ xiàn xiān yīn shòu dà zōng bó zhì shì yú gōng dà zōng bó yuán zuò
法曲獻仙音 壽大宗伯致仕于公大宗伯(原作
bìn wèi yín, dōng fēng zǎo guà guān.
鬢未銀,東風早掛冠。
yòu cí tú xiāng chēng rén ruì, dù péng yíng xiān zhù líng dān.
侑詞圖、鄉稱人瑞,度蓬瀛、仙祝靈丹。
rào xī
繞膝
“鄉稱人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