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含如許清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含如許清淚”全詩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
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
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
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
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
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
分類: 念奴嬌
作者簡介(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請活動。后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于雍正、乾隆兩朝,后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念奴嬌 秣陵吊古》屈大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 秣陵吊古》是清代詩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
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
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
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
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
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的歷史和風光的懷念之情。詩中寫道,現在的時光蕭條無味,何必苦苦憶起江南美麗的景色。那些花柳曾經迷惑了六代人,只是因為春光的美麗令人陶醉。玉笛聲在早晨,金笳聲在夜晚,吹得天空變得憔悴。秦淮河水淺淺的,承載著詩人那滿腔的清淚。就算燕子再無情,飛回故國,也無法忘記興衰更替的事實。虎踞龍蟠的盛世不可能長久,莫非蒼蒼王氣已經消逝。靈谷梅花,蔣山松樹,不知道已經過去了多少年歲。石人依然在那里,問問你,能記住多少往事?
賞析:
這首詩以念奴嬌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江南的美景和盛世的繁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他感嘆現在的時光蕭條無味,與過去的輝煌相比顯得蒼白無力。詩中的花柳、玉笛、金笳等形象,展示了昔日繁榮時期的盛景和歡樂氣氛。然而,這種繁華終究是短暫的,社會的興衰更迭不可避免,無情的時間將一切都抹平。詩人用秦淮波淺、燕子飛歸、虎踞龍蟠等形象,表達了對興衰更替的感慨和對歷史的思考。最后,詩人提到靈谷梅花和蔣山松樹,它們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地屹立在那里,詩人問君多少能記住,意味著歷史的記憶是如此之少,讓人憂傷。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眷戀和對歷史的思考,展示了他對繁華背后虛幻的洞察力和對時光流逝不可挽回的無奈感。
詩中的"念奴嬌"是一種古體詩的形式,常用于抒發對故國、逝去時光或久別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江南的美景和盛世的繁華,詩人屈大均抒發了自己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他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刻畫出繁華的背后蘊含的虛幻和無常,以及歷史興衰的必然。整首詩情感深沉,給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間,展示了詩人對歷史和時光的洞察力和對人世滄桑的感嘆。
這首詩以其深遠的詩意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展示了屈大均作為清代詩人的才華和思想境界,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忍含如許清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mò líng diào gǔ
念奴嬌 秣陵吊古
xiāo tiáo rú cǐ, gèng hé xū, kǔ yì jiāng nán jiā lì.
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
huā liǔ hé zēng mí liù dài, zhǐ wèi chūn guāng néng zuì.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
yù dí fēng cháo, jīn jiā shuāng xī, chuī dé tiān qiáo cuì.
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qín huái bō qiǎn, rěn hán rú xǔ qīng lèi.
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
rèn ěr yàn zi wú qíng, fēi guī jiù guó, yòu zěn wàng xīng tì.
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
hǔ jù lóng pán nà de jiǔ, mò yòu cāng cāng wáng qì.
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
líng gǔ méi huā, jiǎng shān sōng shù, wèi shí hé nián suì.
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
shí rén yóu zài, wèn jūn duō shǎo néng jì.
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
“忍含如許清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