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物變人亦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朝物變人亦非”全詩
池邊釣女日相隨,妝成照影竟來窺。
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參參楊柳垂。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住稀。
意氣豪華何處在,空余草露濕羅衣。
此地朝來餞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馬。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
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高陽池送朱二翻譯及注釋
翻譯
當年襄陽雄盛時期,鎮守襄陽的山間經常在習家池醉飲。
相隨而來的釣女,來到池邊,競相窺視她們自己妝扮過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清波蕩漾荷花盛開,依依垂柳映綠了水岸。澹澹:水波搖蕩的樣子。參參:草木茂盛;細長的樣子。
往日的繁華已經消逝,人物也不似當年,四望習池已變得一派荒涼,人跡稀少。
往日意氣風發豪華風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見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濕著游人的衣服。
此處雖然蕭條了,但是一大早就來此為送別餞行的,并在這里放牧將要遠行的馬匹。
一直到紅日漸斜,遠行人才上馬而去,此情此景見之無不令人感嘆此地的荒涼。
誠懇而來是為尋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歸去,做一個赤松仙子隱逸罷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話中的仙人,相傳神農時為一說為帝嚳之師,后為道教所信奉。《史記·留侯世家》:“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學仙求道雨師。的隱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隱居處。
注釋
高陽池:即習家池。
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跡不詳。
高陽池送朱二簡析
此詩寫了習家池往日的綺麗繁華,與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鮮明的對照,其實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寫意。此詩當作于他的晚年,詩中也可見浩然仕途徹底無望之后,真正歸隱的決絕之心。同時從詩中也為讀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晉代的襄陽其雄盛和繁華是勝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習家池而言其荒涼和破敗,遠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一朝物變人亦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áng chí sòng zhū èr
高陽池送朱二
dāng xī xiāng yáng xióng shèng shí, shān gōng cháng zuì xí jiā chí.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
chí biān diào nǚ rì xiāng suí, zhuāng chéng zhào yǐng jìng lái kuī.
池邊釣女日相隨,妝成照影竟來窺。
chéng bō dàn dàn fú róng fā, lǜ àn cān cān yáng liǔ chuí.
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參參楊柳垂。
yī zhāo wù biàn rén yì fēi, sì miàn huāng liáng rén zhù xī.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住稀。
yì qì háo huá hé chǔ zài, kòng yú cǎo lù shī luó yī.
意氣豪華何處在,空余草露濕羅衣。
cǐ dì zhāo lái jiàn xíng zhě, fān xiàng cǐ zhōng mù zhēng mǎ.
此地朝來餞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馬。
zhēng mǎ fēn fēi rì jiàn xié, jiàn cǐ kōng wéi rén suǒ jiē.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
yīn qín wèi fǎng táo yuán lù, yǔ yì guī lái sōng zǐ jiā.
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一朝物變人亦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